[发明专利]一种铝模板辅助施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23766.1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4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侯景强;郭骅锐;张冲;张多;吴迪;朱钰;侯义元;李建军;郭健;程瑶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9/00 | 分类号: | E04G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侯文龙;朱婷婷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板 辅助 施工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模板辅助施工设备,包括:主底座和副底座,所述主底座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钢板,所述第一固定钢板右端部凸出主底座右侧,且第一固定钢板上端右侧在主底座右方安装有第一紧固钮组件,所述主底座右侧中部安装有第一定位滚轮,且主底座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加高箱,所述加高箱右侧中部安装有斜向下的铲机。本发明对铝模的吊运过程中可以同时对铝模进行表面清理及刷脱模剂的过程,功能多样而全面,且施工速度快;本发明在钢丝绳连接铝模后,只需通过脚踩脚踩开关即可实现操作,操作简单,不仅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还节约大量劳动成本,且零件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模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铝模板辅助施工设备。
背景技术
铝模板全称为建筑用铝合金模板。是继木模板、钢模板之后出现的新一代模板系统。铝模板按模数设计,由专用设备挤压成型,可按照不同结构尺寸自由组合。铝模板的设计研发及施工应用,是建筑行业一次大的发展。铝模板系统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提高了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包括在建筑材料,人工安排上都大大的节省很多。
目前铝模拆除后通过人力传至上一层,然后人工进行清理模板上残余混凝土,之后进行涂刷脱模剂。传统的人力上传铝模、人工进行清理模板上残余混凝土工序多和人工涂刷脱模剂,不仅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大且监督管理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模板辅助施工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铝模板辅助施工设备,其包括:主底座和副底座,所述主底座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钢板,所述第一固定钢板右端部凸出主底座右侧,且第一固定钢板上端右侧在主底座右方安装有第一紧固钮组件,所述主底座右侧中部安装有第一定位滚轮,且主底座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加高箱,所述加高箱右侧中部安装有斜向下的铲机,所述加高箱右侧上部安装有涂刷滚轮,所述主底座上左部安装有卷扬机,且主底座前侧右端设置有与安装有卷扬机电性连接的脚踩开关,所述主底座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斜向上的架体杆,且架体杆上端部安装有定滑轮,所述定滑轮上挂有钢丝绳,所述副底座设置在主底座右方,且副底座下端设置有第二固定钢板,所述第二固定钢板左端部凸出副底座左侧面,且第二固定钢板上端左侧安装有第二紧固钮组件,所述副底座左侧中部安装有与第一定位滚轮高度相同的第二定位滚轮,且副底座左侧上部安装有与铲机下端部高度相同的防倾滚轮;所述第二固定钢板左端部设置为向下的弯钩状结构,且弯钩状结构内侧尺寸与标准楼板厚度相匹配,所述第二固定钢板左端部与第一固定钢板右端部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紧固钮组件包括竖直的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上端固定连接有转盘,且转盘外侧表面设置有防滑条纹,所述螺纹柱外侧表面中部套设有与螺纹柱相互匹配的内螺纹管,所述第二紧固钮组件与第一紧固钮组件结构相同;所述铲机采用钢板制成,铲机左端部通过转动连接组件转动连接加高箱,且铲机下端侧面与加高箱右侧面之间设置有扭力弹簧。
本发明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铝模板辅助施工设备,进一步:所述内螺纹管下端与第一固定钢板焊接,且第一固定钢板上在内螺纹管下方与螺纹柱对应开设有穿孔。
本发明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铝模板辅助施工设备,进一步:所述架体杆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且固定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定滑轮。
本发明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铝模板辅助施工设备,进一步:所述钢丝绳一端与卷扬机连接,且钢丝绳另一端连接有铝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对铝模的吊运过程中可以同时对铝模进行表面清理及刷脱模剂的过程,功能多样而全面,且施工速度快;本发明在钢丝绳连接铝模后,只需通过脚踩脚踩开关即可实现操作,操作简单,不仅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还节约大量劳动成本,且零件少。
2、本发明可以根据不同铝模的厚度来调节主底座和副底座之间的间距,间距确定后,可分别通过拧紧第一紧固钮组件和第二紧固钮组件来固定住主底座和副底座,从而使该机械能够适应多种厚度的铝模,大大提高了该机械适用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37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梯度结构活性炭纤维吸音毡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气体单向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