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泥过热蒸汽干燥乏汽余热换热闪蒸回收利用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23334.0 | 申请日: | 2020-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7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绪坤;陈蒙;朱保利;邢普;邹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F28F27/00;F22B3/04;C02F11/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张德才 |
| 地址: | 3300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过热 蒸汽 干燥 余热 闪蒸 回收 利用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污泥过热蒸汽干燥乏汽余热换热闪蒸回收利用装置及方法,包括干燥系统和换热闪蒸乏汽余热回收系统,将污泥过热蒸汽干燥器中产生的乏汽通入缓冲罐去除杂质与液滴后,通过罗茨压缩机将蒸汽进行初步压缩,采用管壳式换热器与闪蒸罐组合对乏汽余热进行一级回收,解决乏汽中混有不凝气体对后续间接加热干燥换热效率低的问题。在换热闪蒸过程中运用温度节流控制系统来提高换热闪蒸效率。将经过换热器后的尾汽再次通入夹套式污泥输送管路中,对污泥进行预热处理,进一步回收污泥过热蒸汽干燥乏汽的余热。污泥过热蒸汽干燥过程排出乏汽的潜热和大部分显热得到回收利用,节能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汽余热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泥过热蒸汽干燥乏汽余热换热闪蒸回收利用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过热蒸汽干燥过程中,过热蒸汽干燥后产生的乏汽中含有大量的显热和潜热。如果直接将乏汽作为废气排放,将会损失大量的热能,降低过热蒸汽干燥的能效率,提高污泥干燥成本。采用换热闪蒸组合技术对过热蒸汽干燥乏汽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实现污泥过热蒸汽干燥过程蒸发潜热与凝结潜热互换,极大降低了污泥干燥过程的能耗。
目前对蒸汽余热回收的装置与方法如下:
中国专利CN105085900A公开了一种过热蒸汽回收及余热利用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过热蒸汽供给系统、蒸汽饱和填料塔以及浓缩槽加热系统。将尼龙66生产中产生的过热蒸汽进行回收通过过热蒸汽供给系统通入到蒸汽饱和填料塔,在塔内过热蒸汽与冷却水进行换热产生的饱和蒸汽通入浓缩槽加热系统进行供热。该装置有效的将生产过程产生的过热蒸汽进行回收利用,并有效控制了污染物。但该装置没有设置密封系统,存在空气等不可凝气体进入装置中影响降低换热效率等问题。
中国专利CN108343942A公开了一种蒸汽余热回收装置,该装置内设有加热台与增压器组件,加热筒顶部与增压器组件相通,实现自动控制蒸汽再利用加热加压达到所需温度气压,充分利用蒸汽中余热提高节能效率,并在腔内设有水冷壁,便于进一步回收蒸汽余热。但是该装置没有除杂系统,所得蒸汽中混有不凝气体与杂质,影响加热加压效果。而且加热加压过程中能耗较大,只达到了部分节能效果。
中国专利CN103123107A公开了一种多级扩容闪蒸回收余热并提供蒸汽的装置,以热水为循环介质吸收装置中的高温余热,经闪蒸、扩容闪蒸、蒸汽喷射式热泵增压后变成可供装置使用压力能级的蒸汽。该装置不仅能够充分吸收能量,而且能适应用热单元用热变化的余热回收及供应蒸汽。
中国专利CN108731512A公开了一种锅炉蒸汽余热利用装置,通过该装置内的吸热管和翅片吸收蒸汽的余热,通过吸附板和吸附球的配合可以更快的将蒸汽中的水汽液化,通过收集板和收集槽的配合使用可以将液态蒸汽进行吸收,对蒸汽余热进行了有效利用,该装置设置合理,推广性强。但不适用于过热蒸汽干燥乏汽余热回收。
中国专利CN108534579A公开了一种蒸汽余热再利用的节能系统及方法,该节能系统包括四个换热单元以及冷凝水循环回流装置,实现了蒸汽余热再利用,避免了热量流失与资源浪费。该方法不适用于过热蒸汽干燥乏汽余热回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泥过热蒸汽干燥乏汽余热换热闪蒸回收利用装置及方法,解决污泥过热蒸汽干燥乏汽余热回收困难导致干燥能耗过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泥过热蒸汽干燥乏汽余热换热闪蒸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干燥系统和换热闪蒸乏汽余热回收系统,所述干燥系统包括污泥输送泵、过热蒸汽干燥器、分气缸、蒸汽发生器、无轴螺旋输送机以及密封出料装置,所述换热闪蒸乏汽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缓冲罐、罗茨蒸汽压缩机、螺杆式压缩机、管壳式换热器和闪蒸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33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斛精油萃取用石斛加工系统
- 下一篇:OLED显示面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