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残留强度酚醛阻燃体系玻璃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23151.9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0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冀运东;朱友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61/06 | 分类号: | C08L61/06;C08L83/06;C08K13/04;C08K7/26;C08K3/04;C08K3/40;C08K7/1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赵泽夏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残留 强度 酚醛 阻燃 体系 玻璃钢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残留强度酚醛阻燃体系玻璃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高残留强度酚醛阻燃体系玻璃钢材料,按重量份计,由A组分20~30份和B组分60~70份组成;A组分中,酚醛树脂、改性硅氧烷树脂、玻璃粉、石墨、白炭黑、固化剂、促进剂的质量比为1:(0.4~1.1):(0.1~0.2):(0.01~0.08):(0.005~0.01):(0.01~0.02):(0.01~0.02);B组分为E玻璃纤维。本发明通过酚醛树脂、改性硅氧烷树脂、玻璃粉、石墨、白炭黑、固化剂、促进剂、E玻璃纤维为原料配合使用,所得高残留强度酚醛阻燃体系玻璃钢材料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阻燃性,氧指数超过60%,高温残留强度可达72MPa。本发明提供的高残留强度酚醛阻燃体系玻璃钢材料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燃玻璃钢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残留强度酚醛阻燃体系玻璃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钢材料一般指用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与酚醛树脂基体,以玻璃纤维或其制品作增强材料的增强塑料,已在建筑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然而其缺点在于现有的玻璃钢材料耐热性差、易燃烧且经高温烧蚀后强度显著降低。在一些采用玻璃钢材料的逃生通道场合,一旦发生火灾,玻璃钢材料极易被烧蚀,导致其强度不足以支持人员逃离以及消防人员进入,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研究出一种在高温烧蚀后,仍能保持较高强度的玻璃钢材料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高残留强度酚醛阻燃体系玻璃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酚醛玻璃钢材料易燃烧、高温残余强度低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残留强度酚醛阻燃体系玻璃钢材料,按重量份计,由A组分20~30份和B组分60~70份组成;其中,A组分由酚醛树脂、改性硅氧烷树脂、玻璃粉、石墨、白炭黑、固化剂和促进剂组成,且酚醛树脂、改性硅氧烷树脂、玻璃粉、石墨、白炭黑、固化剂、促进剂的质量比为1:(0.4~1.1):(0.1~0.2):(0.01~0.08):(0.005~0.01):(0.01~0.02):(0.01~0.02);B组分为E玻璃纤维。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高残留强度酚醛阻燃体系玻璃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酚醛树脂、改性硅氧烷树脂、玻璃粉、石墨、白炭黑、固化剂、促进剂均匀混合,得到A组分;
提供E玻璃纤维作为B组分,使B组分与A组分通过手糊的方式在模具中成型,随后经固化、脱模后得到高残留强度酚醛阻燃体系玻璃钢材料。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的高残留强度酚醛阻燃体系玻璃钢材料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高残留强度酚醛阻燃体系玻璃钢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酚醛树脂、改性硅氧烷树脂、玻璃粉、石墨、白炭黑、固化剂、促进剂、E玻璃纤维为原料配合使用,所得高残留强度酚醛阻燃体系玻璃钢材料具有较好的阻燃性,氧指数超过60%,高温残留强度可达72MPa。
本发明提供的高残留强度酚醛阻燃体系玻璃钢材料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性高。
说明书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高残留强度酚醛阻燃体系玻璃钢材料的制备方法一实施方式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31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治病毒疾病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生态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