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理电压暂降及短时中断的电力供电电路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23076.6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6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水;卫才猛;刘焕辉;张大兴;朱晓锋;刘瀚林;郭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H02J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黄忠 |
地址: | 5106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理 电压 中断 电力 供电 电路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治理电压暂降及短时中断的电力供电电路及控制方法,包括第一供电回路、第二供电回路和第三供电回路;第一供电回路,用于根据主电源的供电电压正常给负载供电;第二供电回路,用于根据主电源的供电电压出现暂降给负载供电;第三供电回路,用于根据主电源的供电电压出现短时中断给负载供电。该治理电压暂降及短时中断的电力供电电路根据主电源电压处于正常、暂降、中断这三种情况选择不同的供电电路给负载供电,确保负载的持续稳定工作,避免主电源电压波动带来的负面损失,解决了现有电力系统不能同时具备处于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无法给负载稳定供电的技术问题。该供电控制电路应用场合多,使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供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理电压暂降及短时中断的电力供电电路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网供电系统中,主要影响电网供电的电能质量因数包括电压跌落、骤升、过压、欠压等,这些影响电能质量因数轻则会影响电网供电的负载的正常运行,重则毁坏负载,甚至会使电网供电系统奔溃。
在工业用电领域最为常见的电能质量问题具体表现为电压短时中断或压有效值突然下降又迅速恢复的暂降现象。电压暂降多为偶然突发事件,有较高的发生频率,故障原因复杂不容易排查。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大量使用精密电子设备等敏感负载,设备因供电电压扰动而停机,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市面上对于传统的敏感负荷电压暂降治理设备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实时在线串联补偿方式AVC和离线并联式逆变补偿方法DVR,这两种方法只能单独具备处理电压暂降或者短时中断的能力,实现对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均有处理的电路。
而电压暂降与短时中断不适宜分开进行处理,因为在电力系统日常运行中,雷击避雷器动作、大负荷电机启动或各类故障引起电网交流保护、自动装置动作,这些都可能伴随着少部分用户的供电出现短时中断,而周边多数用户出现电压暂降,只是单独处理短时中断或暂降的设备或电路不能满足现有社会对电力供电的需求。
因此需要研制关键设备同时具备电压暂降补偿和电压中断补偿,保证负载的持续供电。
因此,针对上述情况,如何让电力系统同时具备电压暂降补偿和电压中断补偿,保证负载的持续供电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治理电压暂降及短时中断的电力供电电路及控制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电力系统不能同时具备处于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无法给负载稳定供电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理电压暂降及短时中断的电力供电电路,包括第一供电回路、第二供电回路和第三供电回路;
所述第一供电回路,用于根据主电源的供电电压正常给负载供电;
所述第二供电回路,用于根据所述主电源的供电电压出现暂降给所述负载供电;
所述第三供电回路,用于根据所述主电源的供电电压出现短时中断给所述负载供电。
优选地,所述第一供电回路包括所述主电源、与所述主电源连接的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负载;
所述第二供电回路包括所述主电源、与所述主电源连接的第三开关元件、与所述第三开关元件连接的变压器、与所述变压器连接的整流器、与所述整流器连接的逆变器、与所述逆变器连接的第二开关元件和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所述负载;
所述第三供电电路包括辅助电源、与所述辅助电源连接的所述逆变器、与所述逆变器连接的第二开关元件和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所述负载。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为GBT或晶闸管或IGCT结构的双向固态开关,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三开关元件均为固态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30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