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NFC的区块链普洱茶防伪溯源的实现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22535.9 | 申请日: | 2020-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1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翔宇;陈勇良;刘迎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马上游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6K17/00;G06F16/583 |
| 代理公司: | 宁波瑞元智产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51 | 代理人: | 俞越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青云里满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nfc 区块 普洱茶 防伪 溯源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NFC的区块链普洱茶防伪溯源的实现方法,涉及区块链溯源技术领域,解决了防伪溯源中心化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首先建立普洱茶茶饼的数字身份,茶饼从出厂到消费者手中时,消费者通过APP读取防伪标签获得芯片ID并采集茶饼纹路图像。消费者通过芯片ID在区块链上查询茶饼纹路图像,若查询不到则说明该茶饼的来源有问题;若查询到茶饼纹路图像存在则将其与采集到的茶饼纹路图像进行特征比对,比对一致则验证通过,否则为假冒产品。上述方法以区块链作为后台核心技术,实现去中心化的、防伪标签不可被复制篡改和重复利用的防伪溯源。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区块链溯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NFC的区块链普洱茶防伪溯源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溯源追踪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条形码,将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列表达商品的基本信息;(2)二维码,二维码可以记录更多的商品信息,二维码关联了产品的相关信息,相比于传统的条形码,能存储更多的信息,也能表示更多的数据类型;(3)RFID无线射频技术,即在产品包装上加贴一个存储了数据的标签,其原理为阅读器与标签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的数据通信,达到识别目标的目的。
现有的防伪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纯标签型的物理标识;(2)线上技术,即相应的认证信息存储在相关中心化服务器上;(3)区块链技术,即相应的认证信息通过智能合约存储在相关去中心化服务器上。
但是上述现有溯源追踪与防伪技术存在以下缺陷:
(1)防伪标识可被物理复制;
(2)防伪标识信息可被篡改;
(3)防伪标识被重复利用;
(4)中心化服务器无追溯性,环节依赖程度高;
(5)去中心化服务器信任对象错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的区块链普洱茶防伪溯源的实现方法,其技术目的是结合图像处理技术,解决普洱茶在生产加工、物流、销售各环节用户的节点信任依赖、第三方信任依赖、对技术的信任依赖、信任对象错位的问题,入门门槛低,极大提高了防伪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公开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NFC的区块链普洱茶防伪溯源的实现方法,包括茶饼数字身份的构建流程和消费者的验证流程,所述茶饼数字身份的构建流程包括:
厂家生成防伪标签,所述防伪标签包括芯片ID;
厂家通过APP在防伪溯源平台创建第一钱包账户并上传厂家身份信息,然后厂家使用所述第一钱包账户登录APP,所述APP读取所述芯片ID并采集第一茶饼纹路图像,所述第一茶饼纹路图像包括第一特征摘要;
所述防伪溯源平台调用智能合约将所述芯片ID和所述第一茶饼纹路图像写入区块链建立起茶饼数字身份,所述芯片ID与所述第一茶饼纹路图像对应;
茶饼出厂后,厂家使用所述第一钱包账户登录APP,所述APP读取所述芯片ID,所述防伪溯源平台调用智能合约将出厂信息写入区块链,并建立所述出厂信息与所述芯片ID的对应关系;
所述消费者的验证流程包括:
消费者通过所述APP在所述防伪溯源平台创建第二钱包账户,并通过第二钱包账户登录所述APP,所述APP读取所述防伪标签获得所述芯片ID并采集第二茶饼纹路图像,所述第二茶饼纹路图像包括第二特征摘要;
所述防伪溯源平台调用智能合约通过所述芯片ID在区块链上查询第一茶饼纹路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马上游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马上游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25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