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掘进机截割部内喷雾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22015.8 | 申请日: | 2020-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6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高志俭;冯亮;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C35/22 | 分类号: | E21C35/22;E21C25/06;E21C3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强智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8 | 代理人: | 黄耀威 | 
| 地址: | 110869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掘进机 截割部内 喷雾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掘进机截割部内喷雾结构,包括截割头,及前端与截割头固定连接的截割主轴,所述截割头上设置喷嘴,所述截割主轴内设置与所述喷嘴连通的截割主轴内腔孔,所述截割主轴后端设置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通过进水连接轴与截割主轴内腔孔连通。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掘进机截割部内喷雾结构,可以保证水泄漏后不会进入到截割臂内腔内,从而不会造成损坏截割臂内腔的前腔轴承和后腔轴承的损坏,保证了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掘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掘进机截割部内喷雾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悬臂式掘进机在煤矿及矿山采掘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用户不仅关心生产效率的提升,井下工作环境、工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安全性也是用户考虑的重点事项,特别是井下掘进机截割工作时产生的粉尘,对操作人员的危害很大。掘进机均配备内喷水雾降尘装置,在截割头上安装喷嘴喷射降尘,由于截割主轴不断带动截割头旋转截割工作,所以水怎么进入截割头上的喷嘴喷射是当前的一个难题。如果水泄漏进入截割臂内腔与内腔的润滑油脂混合会导致截割主轴轴承等部件损坏,使整机无法工作。
当前的掘进机内喷雾水道形式不一,但都是利用旋转密封来密封水道,由于截割臂的直径较大,致使旋转密封的直径较大,再加上设备的加工精度误差,旋转密封容易损坏,容易导致水路漏水。目前掘进机的内喷雾水道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水道由截割臂外筒进入,经主轴内腔后到达截割头,通过安装在截割头上的喷嘴喷射降尘,这种结构如果出现漏水现象将会导致截割臂后腔内的轴承损坏。另一类是水道由截割臂外筒进入,经盘根座进入截割头后喷射降尘,这种结构如果出现漏水现象将会导致截割臂前腔轴承损坏。不论是截割臂前腔轴承还是后腔轴承损坏,都需更换,这样不仅提高了成本,同时又影响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截割臂前后腔进水的掘进机截割部内喷雾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掘进机截割部内喷雾结构,包括截割头,及前端与截割头固定连接的截割主轴,所述截割头上设置喷嘴,所述截割主轴内设置与所述喷嘴连通的截割主轴内腔孔,所述截割主轴后端设置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通过进水连接轴与截割主轴内腔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截割主轴的侧部并列设置可驱动截割主轴转动的截割主轴旋转输入轴。
进一步地,所述截割主轴旋转输入轴设置在截割臂外筒上。
进一步地,所述截割主轴旋转输入轴与截割主轴之间通过齿轮传动驱动截割主轴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截割主轴通过前腔轴承和后腔轴承设置在截割臂外筒内。
进一步地,所述截割臂外筒后部内腔固定设置截割臂内腔封闭装置,所述截割臂内腔封闭装置位于所述截割主轴端部外侧,所述旋转接头固定连接在截割臂内腔封闭装置外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连接轴穿过所述截割臂内腔封闭装置与所述截割主轴内腔孔的进水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连接轴与所述截割臂内腔封闭装置的接触处设置动密封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掘进机截割部内喷雾结构,将进水旋转接头安装在与截割头固定连接的截割主轴尾部,旋转接头通过进水连接轴与截割主轴内的截割主轴内腔孔连通,对与截割主轴内腔孔连通的截割头上的喷嘴供水,可以保证水泄漏后不会进入到截割臂内腔内,避免了泄漏水与截割臂内腔内的润滑油混合而造成润滑油失去润滑效果,从而不会造成因润滑油失效而对截割臂内腔的前腔轴承和后腔轴承的损坏,从而保证了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掘进机截割部内喷雾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掘进机截割部内喷雾结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20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