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爆型泡沫喷雾灭火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21505.6 | 申请日: | 2020-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01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涛;胡成;包志明;陈旸;夏建军;靖立帅;张宪忠;王荣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2C3/16 | 分类号: | A62C3/16;A62C31/12;A62C31/28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5 | 代理人: | 王凤英 |
| 地址: | 30038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爆型 泡沫 喷雾 灭火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爆型泡沫喷雾灭火系统。系统包括消防泵组、储液罐、泡沫比例混合器、供液管网、水平管道、压力伸缩管、水雾喷头。本发明采用可伸缩隐藏布置的方式,显著提升了灭火系统的可靠性。压力伸缩管采取多级密封结构,解决了易漏液、误动、不动、适用压力范围小等问题。采用多节压力伸缩管,将水雾喷头贴近着火对象喷放,解决了现有水雾喷头射程近、贯穿力不足、易受环境风和火羽流影响的问题。本发明具有抗爆、防尘、耐高温功能,安全可靠,灭火效能高,喷雾时间长,安装使用方便,对保护对象影响小,适用于扑救带电油浸变压器火灾,有效解决了大型油浸变压器火灾扑救技术难题,既可用于在运油浸变压器,也可用于新建油浸变压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定灭火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抗爆型泡沫喷雾灭火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输配电技术的更新换代,涌现出一批大型油浸变压器。然而,由于大型油浸变压器的电压等级高、能量大、储油量多、运行温度高,发生爆炸起火风险高、危害大、扑救困难,一旦发生火灾,会造成重大经济财产损失,严重影威胁电网的安稳运行。因此,大型油浸变压器应采取有效的消防安全防护措施。
固定灭火系统是及时扑灭初期火灾、最大限度降低火灾损失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目前,用于大型油浸变压器的固定灭火系统主要是水喷雾灭火系统、泡沫喷雾灭火系统等,实际工程应用时均贴近变压器设置,故此受变压器爆炸、火灾、高温等因素影响较大。当大型油浸变压器发生爆炸起火时,被炸飞的零部件以及爆炸冲击波会损毁临近的消防支管和喷头,进而导致整套固定灭火系统失效,具体来说:
(1)被炸毁的水喷雾喷头、泡沫喷雾喷头等将直接失效。由于水喷雾、泡沫喷雾等灭火系统均是依靠末端喷头形成有效喷雾进行灭火,当喷头被炸毁或炸飞后,将无法形成有效的喷雾,故而直接失效。并且,越是靠近爆炸位置的喷头越易被炸毁,从而导致爆炸点周围火灾区域最需要灭火的位置无法形成有效喷雾进行灭火。
(2)部分喷头损毁后将损耗浪费掉大量消防水或泡沫混合液,严重影响其它剩余喷头的喷雾效果。由于水雾喷头和泡沫喷雾喷头内部流通通径远小于入口内径,当部分喷头被损毁后,与其连接的支管将成为泄流口或泄压口,造成大量消防水或泡沫溶液从该处流出,整套固定灭火系统失压,其它剩余未被损毁的喷头也无法达到设计压力和形成有效的喷雾,故而导致整套固定灭火系统失效。
(3)火灾高温会导致消防支管变形,从而导致系统无法完全包络防护对象而失效,严重影响灭火效果。
由此可见,现有大型油浸变压器固定灭火系统易受爆炸、火灾高温影响,无法满足其火灾扑救需求,存在很大消防安全隐患,急需有效的固定灭火措施。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灭火方案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伸缩隐藏布置的抗爆型泡沫喷雾灭火系统,可有效扑灭油浸变压器火灾,具有灭火效能高、安全可靠的特点,解决了大型油浸变压器灭火难题。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爆型泡沫喷雾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消防泵组、储液罐、泡沫比例混合器、供液管网、水平管道、压力伸缩管、水雾喷头,所述消防泵组进口与消防水源连通,消防泵组出口通过泡沫比例混合器与供液管网进口连通,供液管网出口分别连通若干水平管道,每个水平管道上设有数个安装有水雾喷头的压力伸缩管;所述泡沫比例混合器与储液罐连通。
本发明所述压力伸缩管包括外管、内管,所述内管设于外管内部,所述外管进水端与水平管道的接口连通,外管出水端内部依次设有环形凹槽、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所述内管一端为密封端,依次设有第三密封圈、进水孔、第四密封圈,内管另一端为出水端与水雾喷头连通。
本发明所述压力伸缩管在缩的状态下,内管的密封端、第三密封圈和进水孔完全插入外管内,由第三密封圈分隔为左右两部分,左侧部分与水平管道、供液管网连通,右侧部分与水雾喷头和外界连通;压力伸缩管在伸展状态下,所述内管的密封端、第三密封圈和进水孔右移至外管的环形凹槽内,外管出水端与内管之间通过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四密封圈完全密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未经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15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