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通量在线光化学反应研究的质谱分析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21297.X | 申请日: | 2020-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3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何仕钊;叶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诺尔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7/62 | 分类号: | G01N27/62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陈彩云 |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通量 在线 光化学 反应 研究 谱分析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光化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通量在线光化学反应研究的质谱分析装置,包括质谱仪本体、三维移动平台以及设置于质谱仪本体一侧的进样口,进样口的一侧设有固定环,质谱仪本体的顶部横向固定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用于推动固定环的第一驱动机构,固定环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二驱动机构,固定环的内部通过两个第二驱动机构设有激光器和平板电极,质谱仪本体的侧壁固定设有支撑板,三维移动平台固定设置于支撑板的上表面,三维移动平台的顶部固定设有基板,基板的上表面纵向开设有条形槽。该用于高通量在线光化学反应研究的质谱分析装置,不仅自动化程度高,而且便于调节毛细管的间距,从而提高了检测速度和容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化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高通量在线光化学反应研究的质谱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光化学是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永久性化学效应的化学分支学科。由于历史的和实验技术方面的原因,光化学所涉及的光的波长范围为100~1000纳米,即由紫外至近红外波段。由于吸收给定波长的光子往往是分子中某个基团的性质,所以光化学提供了使分子中某特定位置发生反应的最佳手段,对于那些热化学反应缺乏选择性或反应物可能被破坏的体系更为可贵。光化学反应的另一特点是用光子为试剂,一旦被反应物吸收后,不会在体系中留下其他新的杂质,因而可以看成是“最纯”的试剂。光化学反应涉及的类型非常多样和广泛,而且在合成化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尤其是光催化合成反应,已经成为光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谱分析技术因为其强大的定性与定量能力,已经成为化学反应研究的最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而传统的离线分析方法不仅样品消耗量大、步骤繁琐,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方法不能分析短寿命的反应中间体,因此对于反应机理的研究非常不利。
其中专利号为CN110021516A,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通量在线光化学反应研究的质谱分析装置,包括感应纳升电喷雾离子源系统、光源系统和质谱分析系统,质谱分析系统的质谱仪进样口端接地,感应纳升电喷雾离子源系统包括毛细管阵列和直流脉冲电源系统,毛细管阵列的毛细管前端为尖端,毛细管的尖端对准质谱分析系统的质谱仪进样口,直流脉冲电源系统包括高压直流脉冲电源和平板电极,平板电极设于毛细管阵列底部,高压直流脉冲电源用于在平板电极与质谱仪进样口之间产生诱导毛细管中溶液发生极化的脉冲高压电场,光源系统用于为毛细管阵列提供可控的光照。该方案存在不仅自动化程度低,而且毛细管的间距是固定的,不能够间距自动调节,从而降低了检测速度和容量。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高通量在线光化学反应研究的质谱分析装置,不仅自动化程度高,而且便于调节毛细管的间距,从而提高了检测速度和容量优点,解决了目前质谱分析装置存在不仅自动化程度低,而且毛细管的间距是固定的,不能够间距自动调节,从而降低了检测速度和容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高通量在线光化学反应研究的质谱分析装置,包括质谱仪本体、三维移动平台以及设置于质谱仪本体一侧的进样口,所述进样口的一侧设有固定环,所述质谱仪本体的顶部横向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用于推动所述固定环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固定环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二驱动机构,所述固定环的内部通过两个第二驱动机构设有激光器和平板电极,所述质谱仪本体的侧壁固定设有支撑板,所述三维移动平台固定设置于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三维移动平台的顶部固定设有基板,所述基板的上表面纵向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移动块,多个所述移动块的侧壁均通过固定套孔套接有毛细管,多个所述移动块的内侧壁均设有用于和条形槽固定的卡紧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诺尔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诺尔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12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