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交叉变厚度轧制的梯度组织调控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21117.8 | 申请日: | 2020-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9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姬亚锋;段晋芮;马立峰;韩廷壮;李华英;贾伟涛;刘元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1B3/00 | 分类号: | B21B3/00;B21B37/00;B21B37/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申绍中 |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交叉 厚度 轧制 梯度 组织 调控 方法 | ||
1.一种基于交叉变厚度轧制的梯度组织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S1、将金属板坯在加热炉中加热到预设温度保温10~20min,然后将金属板坯输入轧机进行第一道次常规平轧;
S2、将金属板坯回炉保温15min后,顺时针旋转90°进行第二道次变厚度轧制,通过AGC控制系统调节轧辊压下量,使轧辊做上下移动,将金属板坯轧制成中间薄两边厚形状;
S3、将轧制后的金属板坯逆时针旋转90°进行单道次或多道次普通平轧,各道次压下率为20%~30%,完成终轧;
S4、将完成终轧的金属板坯沿轧制方向从中部和边部分别取样,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样本金相组织中的晶粒尺寸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交叉变厚度轧制的梯度组织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第一道次的压下率≤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交叉变厚度轧制的梯度组织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第二道次的压下率为25%~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交叉变厚度轧制的梯度组织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金属板坯的厚度为5~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交叉变厚度轧制的梯度组织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预设温度不高于金属板坯的再结晶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交叉变厚度轧制的梯度组织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中间薄两边厚形状的最大凸度为0.5~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科技大学,未经太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111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