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植物病毒嘧肽霉素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21109.3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05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吴元华;宋影;司洪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元华 |
主分类号: | C07D309/32 | 分类号: | C07D309/32;A01N43/16;A01P1/00;C12P17/06;C12R1/465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张君男;宋铁军 |
地址: | 11086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病毒 霉素 及其 制备 工艺 应用 | ||
1.一种抗植物病毒嘧肽霉素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依次进行:
(A)菌种扩繁过程:采用不吸水链霉菌,学名为Streptomyces ahygroscopicus TZ92,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45,在种子罐中加入培养组分对菌种进行培养;
(B)发酵抗生素生成过程:将A步骤形成的培养液送入发酵罐进行发酵;在发酵罐内加入培养基;然后灭菌前调整pH值使其控制在6.0~7.0;
(C)抗生素分离提取工艺:
该不吸水链霉菌经液体发酵培养后,发酵液通过离心、滤膜过滤去除菌丝体和培养基组分,收集上清液,用XAD-16大孔树脂对上清液中活性物质进行吸附,然后用10%-70%甲醇浸泡树脂,经二氯甲烷萃取,收集二氯甲烷相,浓缩后获得粗提物;对此粗提物进行硅胶柱层析,获得不同样本,对不同样品分别进行薄层层析,再将相同的物质进行合并,重新得样品,编号;采用半叶法测定这些样品对病毒的生物活性,筛选出抗病毒最好的样品,对其经过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反复制备分离,获得单体化合物纯品,即嘧肽霉素,该嘧肽霉素化学名称是6-(5-羟基-6-甲基庚基)-5,6-二氢-2H-吡喃-2-酮,化学结构式为:
分子式为C13H22O3,其分子量为2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植物病毒嘧肽霉素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
步骤A中培养组分包括,按重量百分含量计:花生饼粉1.5~5.0;可溶性淀粉2.5~5.0;酵母粉0.05~0.5;葡萄糖0.1~0.3;氯化钠0.1~3.0;硫酸铵0.1~3.0;碳酸钙0.5~3.0;其余含量为水,灭菌20分钟~40分钟备用;培养条件:在种子罐中培养25小时~40小时;其温度控制在25℃~35℃,用1mol/L的盐酸或氢氧化钠将pH调节为6.0~7.5,罐压控制在0.05~0.25Mpa;
步骤B中的培养基具体组分包括:按重量百分含量计:花生饼粉2.0~5.0;淀粉1.0~5.0;酵母粉0.1~0.2;葡萄糖0.1~2.0;硫酸铵0.2~0.4;碳酸钙0.05~0.4;氯化钠0.2~0.4;其余含量为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植物病毒嘧肽霉素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
上罐接种量7.5%~15%V/V,液体种子的种龄为培养30~40小时,发酵罐中加消泡剂乙二醇硅氧烷0.2~0.8/万V/V,
步骤B中培养时罐压控制在0.05~0.25MPa,空气流量1:(0.2~1.0),培养温度为26~32℃,时间为30小时~60小时;获得富含抗生素的发酵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植物病毒嘧肽霉素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收集发酵液离心后留上清液,然后加入2%~8%的XAD-16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对发酵液中的活性物质进行吸附,28℃、120rpm振荡4h;再用蒸馏水将树脂冲洗干净,放入烘箱,在28℃下烘干,期间用玻璃棒不断翻搅树脂,加速树脂干燥;将烘干的树脂放入分液漏斗中,然后向分液漏斗中加入20%~80%甲醇,反复颠倒分液漏斗20~30次,静置4h后,将甲醇洗脱液接下,用旋转蒸发仪进行将甲醇蒸干,得到粗提物的浸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抗植物病毒嘧肽霉素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将粗提物的浸膏用甲醇溶解,并加入等量的蒸馏水,置于分液漏斗中,然后加入二氯甲烷萃取,V甲醇:V蒸馏水:V二氯甲烷=(1-3):(1-3):(2-5);待完全萃取后,将二氯甲烷相接下,用旋转蒸发仪进行旋转蒸发,得到二氯甲烷萃取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植物病毒嘧肽霉素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将获得的粗提物进行硅胶柱层析,采用甲醇和二氯甲烷体系作为洗脱剂进行分离;采用梯度洗脱法洗脱,根据极性由低到高加入配好的洗脱剂,每一个洗脱剂洗脱量为400mL;
然后收集洗脱液,每个浓度梯度洗脱剂共收集若不同样品;然后,分别将每管样品用旋转蒸发仪浓缩,浓缩后将洗脱液转移至试管中,并依次编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元华,未经吴元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110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