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明胶-胶原混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水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20761.3 | 申请日: | 2020-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9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 发明(设计)人: | 何浪;汪海波;未本美;吴溪林;熊志进;黄荣瑞;朱北荣;曹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轻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J3/00 | 分类号: | C08J3/00;C08J3/075;C08L89/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许峰 |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明胶 胶原 混合物 制备 方法 以及 凝胶 材料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明胶‑胶原混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水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明胶‑胶原混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2~10℃下,将胶原蛋白与弱酸混合,制成酸性胶原溶液;在2~10℃下调节所述酸性胶原溶液至呈中性,获得中性胶原溶液;对明胶进行预冷冻处理后研磨成粉末状,制成明胶粉末;在2~10℃下,将所述明胶粉末与所述中性胶原溶液混合,制得明胶‑胶原混合物。本发明利用明胶的冷水溶胀性质,将明胶粉末分散到中性胶原溶液中,在低温环境下物理共混,制得均匀的明胶‑胶原混合物,首次实现了明胶和中性胶原材料的均匀混合,简便高效,且利用该方法制得的明胶‑胶原混合物具有自组装性能,能通过自组装制备水凝胶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明胶-胶原混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水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胶原蛋白,又名胶原,白色不透明、无支链且不溶的纤维类蛋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天然高分子资源。它来源广泛,主要存在于动物的皮、软骨、骨、韧带和血管中,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通常情况下占动物体内蛋白质总量的25%~30%,对动物机体及其器官起着支持、保护、结合以及形成界面隔断等重要作用。由于胶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抗原性、可降解性,促细胞增殖能力、止血性能、保湿性、抗皮肤衰老等性质,其在各个行业领域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单纯的胶原存在溶解性差、机械性能差等缺点。
明胶由动物的皮肤、骨头等结缔组织中的胶原水解得到,为单链或多链的多肽聚合物,无固定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在几千到几十万。作为胶原蛋白的水解产物,明胶除了具备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外,其免疫原性更低,且可被机体完全吸收;此外,明胶分子链中含有丰富的基因序列,例如调节细胞粘附的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基因序列,将明胶与一些不含有细胞识别位点的聚合物复合,能提升其细胞粘附性能。明胶在一定浓度和温度下能够十分方便地形成水凝胶,并且容易通过改性、交联、复合等方式来调控水凝胶的性质。
胶原不耐高温,室温下放置即缓慢变质,因此,胶原制品的研究、生产与存放都需要在低温下进行(0~10℃)。并且,由于胶原难以溶解,必须先对其酸溶,再透析才能得到中性胶原溶液,由此制备的中性胶原溶液浓度很低,约在0~2wt%,由其构建的材料存在明显的机械性能不足的弱点,因此胶原常常需要与其它材料复合使用。
明胶不溶于冷水,其在冷水中吸水膨胀至自身的5-10倍,也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它能溶于热水、酸和甘油。在30℃时,其易于溶解于水而制成高浓度溶液(0~55wt%),低温下明胶水溶液会凝固(25℃)。由于明胶和胶原的溶解温度不同,因此,如何将胶原与明胶有效混合,以及利用二者共同去构建复合材料一直是行业的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明胶-胶原混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水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旨在解决难以将胶原与明胶有效混合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明胶-胶原混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2~10℃下,将胶原蛋白与弱酸混合,制成酸性胶原溶液;
在2~10℃下调节所述酸性胶原溶液至呈中性,获得中性胶原溶液;
对明胶进行预冷冻处理后研磨成粉末状,制成明胶粉末;
在2~10℃下,将所述明胶粉末与所述中性胶原溶液混合,制得明胶-胶原混合物。
可选地,在2~10℃下,将胶原蛋白与弱酸混合,制成酸性胶原溶液的步骤中:
所述弱酸包括醋酸,所述醋酸的浓度为0.1~0.5mol/L;和/或,
所述胶原蛋白为I型胶原蛋白;和/或,
所述酸性胶原溶液中胶原蛋白的浓度为1~3mg/mL。
可选地,在2~10℃下,调节所述酸性胶原溶液至呈中性,获得中性胶原溶液的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轻工大学,未经武汉轻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07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环卫车用垃圾挤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船用转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