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野外原位研究蝌蚪发育的观察装置及其观察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20689.4 | 申请日: | 2020-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4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杭君;燕若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黄前泽 |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野外 原位 研究 蝌蚪 发育 观察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外原位研究蝌蚪发育的观察装置及其观察方法。对于野外原位环境浓度下环境污染物对生物的发育干扰仍缺少相应的研究装置。本发明一种野外原位研究蝌蚪发育的观察装置,包括户外养殖网箱、持续观察装置和个体观察装置。持续观察装置安装在户外养殖网箱上。所述的持续观察装置包括摄像机和滤光片。所述的个体观察装置包括手持杆、样本放置盒和放大镜;样本放置盒固定在手持杆的底端;样本放置盒的顶部开放设置。样本放置盒的侧壁上开设有观察孔。观察孔出嵌有放大镜。本发明观察研究装置为野外原位的蝌蚪发育观察研究装置,可以在野外原位条件下观察蝌蚪发育的过程,在野外环境下进行环境毒理研究,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蝌蚪的野外原位观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野外原位研究蝌蚪发育的观察装置及其观察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野外水体中的环境污染物浓度快速上升,同时由于工厂废水中大量的氮、磷元素,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上升,有害藻类爆发现象频繁。研究表明芬兰某水体蓝藻爆发后,桡足动物纺锤水蚤发生了性别比率变化,对桡足动物种群产生不利影响。物种种群的性别比例变化会影响种群的数量和生态系统地稳定。
蛙等两栖生物的生长繁殖期在每年的春末至秋初,不仅在平时会受到环境污染物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有害藻类爆发产生的藻毒素的影响。实验室模拟状态下发现部分环境污染物会对生物的性别发育产生干扰,但对于野外原位环境浓度下环境污染物对生物的发育干扰仍缺少相应的研究装置,在实验室模拟环境下的情况较为单一,忽略了许多重要环境因素,造成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不利于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外原位研究蝌蚪发育的观察装置及其观察方法。
本发明一种野外原位研究蝌蚪发育的观察装置,包括户外养殖网箱、持续观察装置和个体观察装置。所述的持续观察装置安装在户外养殖网箱上。所述的持续观察装置包括摄像机和滤光片。摄像机固定在户外养殖网箱的上方,且摄像头朝向户外养殖网箱内的养殖区域。滤光片遮挡住摄像机的摄像头。所述的个体观察装置包括手持杆、样本放置盒和放大镜;样本放置盒固定在手持杆的底端;样本放置盒的顶部开放设置。样本放置盒的侧壁上开设有观察孔。观察孔出嵌有放大镜。
作为优选,所述样本放置盒的底部设置有插片式底板。插片式底板有两种;其中一种插片式底板上开设有漏水孔;另一种插片式底板上没有漏水孔。
作为优选,所述户外养殖网箱包括底板、侧部支撑组件、折叠加固杆、侧网、顶网和卵石区。底板上均开设有两条调节滑槽。调节滑槽为通槽。侧部支撑组件共有n个,n≥4。n个侧部支撑组件分为两组。两组侧部支撑组件分别设置在底板的两个调节滑槽上。侧网呈环状,包围住各个侧部支撑组件。顶网覆盖各个侧部支撑组件的顶部,底板、侧网和定网合围成养殖区域;养殖区域的底部设置有卵石区。
作为优选,同一组的任意两个相邻的侧部支撑组件之间均设置有折叠加固杆。折叠加固杆的两端与对应的两根侧部固定杆的中部分别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折叠加固杆由首尾依次铰接的多根折叠杆段组成。折叠加固杆上的各个铰接点均通过螺栓锁止。
作为优选,所述的侧部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塞、上固定环、侧部固定杆和下固定环。下固定环滑动安装在底板上对应的调节滑槽处。侧部固定杆的底端呈尖锐状,穿过对应的下固定环且插入池塘底部的淤泥中。侧部固定杆的顶端呈阶梯状,上部直径较小。上固定环套置在侧部固定杆上且通过轴肩定位。固定塞套置在侧部固定杆的顶端。侧网的顶部边缘与各个上固定环固定,底部边缘与各个下固定环固定。顶网的边缘处与各个上固定环固定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的持续观察装置还包括防护板、防护盒和支撑杆;支撑杆底端与户外养殖网箱固定;防护板固定在支撑杆的顶端;防护盒固定在防护板上且开口倾斜朝下。摄像机固定在防护盒中,且摄像头朝向户外养殖网箱内的养殖区域。滤光片设置在防护盒的开口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师范大学,未经杭州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06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