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体外细胞共培养负压加载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20350.4 | 申请日: | 2020-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86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珍;张扬;樊瑜波;耿雪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36;C12M1/22;C12M1/02;C12M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覃婧婵 |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外 细胞 培养 加载 装置 | ||
1.一种体外细胞共培养负压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细胞培养皿,在所述细胞培养皿上设置有多个培养腔;每个所述培养腔的底端贯穿所述细胞培养皿的底面设置,在所述细胞培养皿的底面上形成底端开口,所述培养腔还设置有操作口;
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培养腔之间设置有半高隔板,所述半高隔板由所述细胞培养皿的底面向上延伸,所述半高隔板沿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小于所述培养腔沿竖直方向上的高度,相邻的两个所述培养腔位于所述半高隔板上方的部分相互连通;在所述半高隔板的上方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培养腔的连通位置处;底部基座,安装在所述细胞培养皿的下方,在所述底部基座上设置有多个负压腔;所述多个负压腔分别位于所述细胞培养皿的多个培养腔的正下方;每个所述负压腔与一套独立的负压装置连通设置;
弹性薄膜,置于所述细胞培养皿和所述底部基座之间,位于每个所述培养 腔底端开口处的弹性薄膜部分的边缘被所述细胞培养皿和所述底部基座紧固夹持,将所述培养腔与位于所述培养腔下方的负压腔隔离开;在所述底部基座的顶面上,且环绕所述负压腔的顶端开口设置有环形接口,所述环形接口适宜插入所述培养腔的底端开口内,将所述弹性薄膜紧固夹持在所述环形接口的外壁面与所述培养腔底端开口处内壁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细胞共培养负压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细胞培养盖板,所述细胞培养盖板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细胞培养皿上,对所述多个培养腔的操作口形成不完全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外细胞共培养负压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安装在所述细胞培养盖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体外细胞共培养负压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腔设置为圆柱形腔体,每个所述培养腔的顶端贯穿所述细胞培养皿的顶面设置,在所述细胞培养皿的顶面上形成的顶端开口为所述操作口。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体外细胞共培养负压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套所述负压装置包括:负压接头,与所述负压腔连通设置;负压机,通过抽气管与所述负压接头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体外细胞共培养负压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负压接头内安装有压力感应器;还设置有计算机,所述计算机分别与各个所述压力感应器和所述负压机的 控制器连接,接收所述压力感应器传递的信号并控制所述负压机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体外细胞共培养负压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腔的底端开口处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负压接头设置有外螺纹,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负压腔的底端开口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体外细胞共培养负压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薄膜采用硅胶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035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