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19340.9 | 申请日: | 2020-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3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方晓栋;宋丽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湖方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79/08;C08K9/06;C08K9/02;C08K9/10;C08K7/06;C08G73/1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刘勇 |
| 地址: | 246400 安徽省安庆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酰亚胺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其原料包括:聚酰亚胺和改性碳纤维;其中,在改性碳纤维的制备过程中,取碳纤维进行酸洗得到中间纤维;将中间纤维均匀分散在乙醇水溶液中,用氨水调节pH=9.5‑10,再加入正硅酸乙酯,进行反应,然后离心,取沉淀洗涤,烘干得到二氧化硅包覆碳纤维;将二氧化硅包覆碳纤维超声分散在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溶液中,超声搅拌,过滤,洗涤滤饼,烘干得到改性碳纤维。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同时绝缘性好,机械性能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酰亚胺薄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酰亚胺因其优异的绝缘性能、机械性能和耐高温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变频电机、集成电路、燃料电池、航空航天等领域。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器件的运行速度越来越快,其散发的热量也越来越多。而热量的积聚会严重影响电子器件的稳定性,甚至会带来安全隐患。
而常规用作电子电路绝缘基材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导热性较低,需要增强其导热性。目前常通过添加碳纤维、氮化硼等导热填料来改善聚酰亚胺薄膜的导热性,但是随着导热性的提高,聚酰亚胺薄膜的绝缘性能和机械性能会降低,会对电子器件的使用产生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同时绝缘性好,机械性能高。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其原料包括:聚酰亚胺和改性碳纤维;
其中,在改性碳纤维的制备过程中,取碳纤维进行酸洗得到中间纤维;将中间纤维均匀分散在乙醇水溶液中,用氨水调节pH=9.5-10,再加入正硅酸乙酯,进行反应,然后离心,取沉淀洗涤,烘干得到二氧化硅包覆碳纤维;将二氧化硅包覆碳纤维超声分散在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溶液中,超声搅拌,过滤,洗涤滤饼,烘干得到改性碳纤维。
优选地,在改性碳纤维的制备过程中,中间纤维和正硅酸乙酯的重量比为1:1-1.4。
优选地,在改性碳纤维的制备过程中,酸洗温度为60-70℃,酸洗时间为4-5h。
优选地,在改性碳纤维的制备过程中,反应温度为60-70℃,反应时间为8-10h。
优选地,在改性碳纤维的制备过程中,超声搅拌的温度为60-70℃,超声搅拌的时间为2-3h。
优选地,在改性碳纤维的制备过程中,取碳纤维在浓硝酸中超声酸洗。
优选地,在改性碳纤维的制备过程中,取碳纤维进行酸洗,然后水洗,烘干得到中间纤维。
优选地,在改性碳纤维的制备过程中,乙醇水溶液的体积分数为80-90%。
优选地,在改性碳纤维的制备过程中,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7wt%。
优选地,在改性碳纤维的制备过程中,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溶液的溶剂为乙醇和水,其中,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90-95:5-10。
优选地,聚酰亚胺薄膜中,改性碳纤维的含量为20-30wt%。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惰性气体氛围中,取芳香型二胺、改性碳纤维、芳香型二酐在反应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中间物料;取中间物料脱泡并涂布于基板表面,亚胺化,脱膜得到聚酰亚胺薄膜。
优选地,芳香型二胺为4,4'-二氨基二苯醚、4,4’-二氨基-2,2’-双三氟甲基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芳香型二酐为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4,4’-(六氟异丙烯)二酞酸酐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反应温度为40-60℃,反应时间为6-8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湖方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太湖方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93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