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下雾炮降尘方法及降尘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18525.8 | 申请日: | 2020-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8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孙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合安智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F5/04 | 分类号: | E21F5/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降尘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雾炮降尘方法及降尘装置,降尘方法,包括:1)在矿井的顶部安装固定雾炮降尘装置,雾炮降尘装置中设置雾化系统和多层环形喷圈,雾炮降尘装置将常态溶液雾化成10到150微米大小的水雾颗粒,通过气动高速风机加速后大面积扩散,微小的雾粒大量聚集并漂浮于空气中形成白色云雾气;2)通过控制雾化系统,控制雾炮的风筒左右旋转、俯仰移动对矿井中大范围进行喷雾。本发明降尘效果更好;雾炮吊装在井下巷道的顶部,不影响巷道的正常运输和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降尘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下雾炮降尘方法及降尘装 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煤炭开采以井工开采为主,井工矿开采的煤炭产量占93%以上。由 于井下采煤空间狭小,工作地点多变,通风效果差。因此井下采煤、掘进、转 载、运输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严重污染井下环境。采矿作业生产中产生的 粉尘危害极大,它的存在严重威胁煤矿的安全生产,更重要的是危害职工的身 体健康,导致各种职业病。
为了降低煤矿开采过程中粉尘,需要对煤矿中的粉尘进行抑制,因此对于 井下的粉尘问题进行研究十分有必要,针对此问题需研制一种高效的井下雾炮 降尘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井下雾炮降尘方法及降尘 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井下雾炮降尘方法,包括:1)在矿井的顶部安装固定雾炮降尘装置, 雾炮降尘装置中设置雾化系统和多层环形喷圈,雾炮降尘装置将常态溶液雾化 成10到150微米大小的水雾颗粒,通过气动高速风机加速后大面积扩散,微小 的雾粒大量聚集并漂浮于空气中形成白色云雾气;通过微笑的雾粒利用其颗粒 及细小表面张力基本为零,迅速吸附悬浮在空气中的PM2.5和PM10粉尘颗粒并 聚合、沉降,实现降尘;2)通过控制雾化系统,控制雾炮的风筒左右旋转、俯 仰移动对矿井中大范围进行喷雾。
上述一种井下雾炮降尘方法应用的井下雾炮降尘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 安装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上端用于固定在巷道顶部 支护框架上;所述安装支架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 启动旋转马达,所述旋转马达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 与第一齿轮通过齿轮啮合;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吊架,所述吊架的下 端转动连接有风筒,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耳板,所述风筒的 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铰接耳板,所述第一铰接耳板与第二铰接耳板之间铰接 连接有俯仰气缸,所述风筒的一端设有喷头,所述风筒的另一端安装有气动风 机,所述气动风机上设有转动的扇叶,所述扇叶用于向喷头一侧鼓风。
进一步的,所述俯仰气缸的活塞杆一端铰接连接在第一铰接耳板上,所述 俯仰气缸的缸体一端铰接连接在第二铰接耳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风筒的靠近气动风机一端的进风口处固定连接有网格格栅。
进一步的,所述风筒的外壁两侧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吊架的下端设有 分别位于风筒两侧的两条支腿,所述支腿的下端设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中设 有通孔,所述转动轴穿插在通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吊架的下端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断面为T型的 滑槽,所述铰接块上设有T型的滑轨,所述滑轨穿插在滑槽中,所述连接板上 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拨动销,所述铰接块上设有锁定孔,所述拨动 销的下端穿过容纳腔穿插在锁定孔中,所述容纳腔中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 弹簧位于容纳腔的底部与拨动销的上端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腔的侧面设有活动缺口,所述拨动销的侧壁上设有拨 动杆且拨动杆的端部穿过活动缺口延伸至连接板的外侧,所述活动缺口中卡嵌 有橡胶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合安智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合安智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85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