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子产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18061.0 | 申请日: | 2020-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59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庆太郎;花井孝广;白桥佑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T19/04 | 分类号: | H01T19/04;H01T23/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郝家欢 |
| 地址: | 日本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离子 产生 装置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离子的产生量降低的离子产生装置。离子产生装置(100)具备送风部(6)、第一放电电极(72)、第二放电电极(73)、第一导向板(74a)和第二导向板(75a)。送风部(6)送出呈螺旋状流动的螺旋风(F1)。第一放电电极(72)被配置在送风部(6)的下游。第一导向面(74a)将螺旋风(F1)向第一放电电极(72)引导。第二放电电极(73)被配置在送风部(6)的下游。第二导向面(75a)将螺旋风(F12)向第二放电电极(73)引导。
本发明涉及离子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离子产生装置包含电极、送风机和外 壳。电极及送风机被配置在外壳的内部。外壳上形成有排气口。 电极产生离子。送风机由空气流输送在电极上产生的离子。离子 从排气口排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6-460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存在当从送风机流动有螺旋状的风时,风不通过电 极而在电极的周围呈螺旋状回旋,由此,通过电极的风量有变少 性。当通过电极的风量变少时,存在从排气口排出的离子的量, 即,离子的产生量降低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离子的产生量降低 的离子产生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离子产生装置具备送风部、放电 电极及导向面。送风部输送呈螺旋状流动的螺旋风。放电电极被 配置在所述送风部的下游。导向面将所述螺旋风向所述放电电极 引导。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离子产生装置,能够抑制离子产生量降低的 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子产生装置的側视 图。
图2是离子产生装置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送风部和离子供给部的主视图。
图4是离子供给部的仰视图。
图5是表示离子产生元件的电路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离子供给部的动作的第一例子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离子供给部的动作的第二例子的立体图。
图8是离子供给部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离子供给部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图中,对相 同或等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不会重复说明。
参照图1及图2,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子产生 装置100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子产生装 置100的侧视图。图2是离子产生装置100的截面图。
如图1及图2所示,离子产生装置100具备壳体1。壳体1 是中空的部件。例如,壳体1是由树脂形成的中空部件。
壳体1包含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第二壳体20可自 由拆装地安装在第一壳体10上。第二壳体20位于第一壳体10 的外侧。第一壳体10上安装有第二壳体20,由此,第一壳体10的 一部分被第二壳体20覆盖。此外,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也 可以是一体的部件。
壳体1还包含把持部3。把持部3具有使壳体1的外表面 的一部分凹陷的形状。用户把持把持部3来搬运离子产生装置 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80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销的凸轮轴移相器
- 下一篇:机器人控制装置和机器人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