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冲切五金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7699.2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2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周姿;杜月华;刘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昊佰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44 | 分类号: | B26F1/44;B26D7/10;D06H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冲切 五金模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冲切五金模具,包括模具上板和模具下板,蚀刻刀安装于所述模具上板上;所述模具上板上设有用于加热所述蚀刻刀的加热机构;所述模具上板上设有安装所述加热机构的凹槽,所述加热机构包括置于所述凹槽的槽底的发热器和与所述发热器固定连接的发热弹簧,所述发热器为所述发热弹簧通电,所述发热弹簧的自由端伸出所述凹槽的槽口;所述蚀刻刀安装于所述模具上板上后,所述蚀刻刀的刀板与所述弹簧的自由端抵触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产品加工精度高、产品外观无压印或者抽丝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冲切通用五金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热冲切五金模具。
背景技术
在模切加工中,通用五金模具是必不可少的,通常将蚀刻刀安装于五金模具的模具上板上,再将五金模具安装于摸切机上,由摸切机带动模具合模,蚀刻刀的刀锋冲切料带得到具有特定轮廓的产品,但是目前冲切过程中刀模在冲切织布类型的材质时容易产生毛丝和抽丝等不良现象,现有工艺解决毛丝抽丝问题是更换刀模或者是让客户增大公差,但是对高精度产品来说增加公差是不可能的;并且在冲切泡棉类型的材质时会产生斜切面,解决泡棉斜切面问题时是缩放刀模,使斜切面的误差在公差范围之内,但是从根本上并没有解决斜切面;还有在冲切材质偏硬或厚度偏大的麦拉或者PI时很容易产生压印,如图5所示,普通刀模在冲切产品时,由于刀模会将产品向下挤压,不同层次的材料受到的挤压不同,所以产品冲切出来后边缘会有形变形成压印等,解决产品压印问题的方法一般是把一把刀拆成几把刀,或者是更换垫刀泡棉,这不仅会增加成本,还会浪费工时,因此需要开发一种五金模具解决刀模不易冲断材料导致的误差较大、产品外观不良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误差较大、产品外观不良、产生斜切面等缺陷而提供一种热冲切五金模具。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热冲切五金模具,包括模具上板和模具下板,蚀刻刀安装于所述模具上板上;所述模具上板上设有用于加热所述蚀刻刀的加热机构。
本发明在五金模具上增加了一个发热机构,利用金属的导热性加热刀模,形成一种热冲切工艺,由于对于蚀刻刀的刀锋位置在刀板的正中间(蚀刻刀一般包括刀板和设于刀板上的刀锋),所以刀锋的传热速度更快,刀锋温度升高,更容易切开物料,刀锋不用过分按压物料即可切开物料,加工精度高,不会产生斜面,也没有压印产生。
所述模具上板上设有安装所述加热机构的凹槽,所述加热机构包括置于所述凹槽的槽底的发热器和与所述发热器固定连接的发热弹簧,所述发热器为所述发热弹簧通电,所述发热弹簧的自由端伸出所述凹槽的槽口;所述蚀刻刀安装于所述模具上板上后,所述蚀刻刀的刀板与所述弹簧的自由端抵触连接。
所述发热弹簧的自由端与所述模具上板的板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2mm。
本发明采用了发热弹簧,并且将发热弹簧设置为超过五金模1-2mm,当蚀刻刀安装到模具上板后,蚀刻刀的刀板能够将弹簧压入凹槽内,使得蚀刻刀能与弹簧充分接触,导热效果好,另外,由于发热丝是采用的弹簧结构,其长度可变,不会影响蚀刻刀与五金模具之间的安装;如果采用硬质的发热丝,如果硬质的发热丝不能正好与蚀刻刀刀板接触,若硬质的发热丝过长,蚀刻刀无法安装到模具上板上,若硬质的发热丝过短,发热丝与蚀刻刀不接触,导热效果差。
所述加热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发热器连接的供电导线,所述模具上板上设有与所述凹槽连通的供电导线安装通道。
一般,采用外部电源为发热器供电,通过供电导线与机台上的电源及温度控制器连接,可以通过调节温度控制器来调节发热器的温度,根据不同材料设置不同的温度,提高装置的适用范围。
所述发热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凹槽内的固定块,该固定块内设有安装所述发热弹簧的安装孔。
所述固定块为陶瓷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昊佰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昊佰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76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合金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