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高温地层的降滤失剂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7600.9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9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丁海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上诺精细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035 | 分类号: | C09K8/035;C08F279/02;C08F255/02;C08F22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1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高温 地层 降滤失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降滤失剂制造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温地层的降滤失剂及制备方法,通过在水相粉末化学接枝法中取丙烯酸4份、胶粉10份以及过氧化二本甲酰3份在90℃度氮气保护条件下加入不同份量的水,可以判断水量在10份‑12份之间时接枝率趋于平稳,且由于水量的增加单体在水中分散的更加均匀,单体与三元乙丙橡胶和聚烯烃弹性体混合粉末接触几率更大,有效的提高了制作时的成功率,经由不同的测试可以得到水的加入量、引发剂用量和单体用量对接枝率有较大的影响,且在三元乙丙橡胶和聚烯烃弹性体混合粉末与丙烯酸制备成的降滤失剂在高温高压率失量中均远远超过了标准线,进而通过本方法对降滤失剂进行制备可以极大地提高耐高温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降滤失剂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高温地层的降滤失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降滤失剂是钻井液中最重要处理剂之一,它对井壁稳定和保护油气层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钻井液中加入降滤失剂的目的就是在井壁上形成低渗透率、薄而致密的滤饼,尽可能降低钻井液的滤失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目前大多数的降滤失剂已经不适用于大多数的钻井作业中使用,且现有大多数降滤失剂制作完成后,大多无法达到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的标准。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温地层的降滤失剂及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大多数降滤失剂制作完成后,大多无法达到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的标准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提高降滤失剂的耐高温性能,并使降滤失剂达到高温下使用的标准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高温地层的降滤失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三元乙丙橡胶1-5份、聚烯烃弹性体2-8份、无水氯化钙1-3份、过氧化二异丙苯1-5份、过氧化二本甲酰2-4份、丙烯酸2-5份以及丙酮3-6份。
一种适用于高温地层的降滤失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α)将1-5份三元乙丙橡胶和2-8份聚烯烃弹性体加入100-120℃的转矩流变仪中熔融,并加入1-5份交联剂过氧化二异丙苯;
(b)将1-5份三元乙丙橡胶和2-8份聚烯烃弹性体混合均匀后升温至160-180℃使1-5份过氧化二异丙苯产生作用,反应800-900秒后出料,得到三元乙丙橡胶和聚烯烃弹性体混合粉末;
(c)通过自由基聚合机理将预先聚合的高分子聚合物通过化学方法活化,使主链上产生活性中心,自由基与引发单体聚合生成接枝聚合物;
(d)通过水相粉末化学接枝法是将2-5份丙烯酸和2-4份过氧化二本甲酰加入到四口瓶中,搅拌熔解,再加入蒸馏水,混合均匀后加入三元乙丙橡胶和聚烯烃弹性体混合粉末,氮气气氛下加热至90℃,保温4小时,使之进行接枝反应,抽滤反应样品后用90℃的水洗涤抽滤3次后在进行烘干,所得产物室温下为白色粉末;
(e)随后采用质量法测量接枝率,接枝后的实验样品用3-6份丙酮在索氏提取器中提取2小时,再在100℃下烘干2小时后测量接枝率,并得到未接枝聚合物粉末。
优选的,所述三元乙丙橡胶和聚烯烃弹性体反应出料后,将三元乙丙橡胶和聚烯烃弹性体混合粉末放入30目的筛子中进行过筛,使得可以选定粉末颗粒的粒径。
优选的,在所述测量技枝率的同时可以将1-3份无水氯化钙预先配制成质量分数为25%的水溶液待用,将乳化剂、润湿剂盛入杯中并加入溶剂油高速搅拌15分钟,加入石灰,高速搅拌20分钟,搅拌下缓慢加入1-3份无水氯化钙水溶液,并于1~2分钟加完,高速搅拌30分钟,加入有机土和降滤失剂,高速搅拌60分钟,加入提切剂,高速搅拌20分钟,加入重晶石,高速搅拌30分钟,倒入老化杯,于177oC热滚16h,将已热滚16h的泥浆取出,冷却至50~60℃,再高速搅拌20分钟,从而可以测定60℃破乳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上诺精细化学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上诺精细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76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