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工落丝丝车进入钢平台输送线的对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7561.2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8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彭建国;周爱玉;颜志杰;杨金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恒优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52 | 分类号: | B65G47/52;B65G23/06;B65G43/08;B66F7/02;B66F7/28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戚正云 |
地址: | 314200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乍浦镇乍浦塘***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工 丝丝 进入 平台 输送 对接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化纤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手工落丝丝车进入钢平台输送线的对接装置,包括钢平台输送线的输送轨道,输送轨道由若干个输送单元首尾对接形成,其中一个输送单位为升降输送单元,在升降输送单元的两侧设置有机架,在每一侧的机架上设置有两条竖直方向的滑轨,在升降输送单元的两侧与滑轨相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与滑轨相配合的滑块,在机架的顶部设置有一号动力机构,在一号动力机构上设置有升降链条,升降链条与升降输送单元连接。本发明所得到的一种手工落丝丝车进入钢平台输送线的对接装置,能实现手工落丝的丝车可以对接进入钢平台输送线,且对接过程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纤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手工落丝丝车进入钢平台输送线的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长丝产品的大部分丝饼是自动落丝系统通过自动梭车在天轨上的运输到达包装钢平台丝饼接入口,由机械手直接抓丝饼到平台丝车进入输送线的,还有一部分丝饼因需做物理检验、称重等原因而进行手工落丝的,这一部分丝饼就上不了包装钢平台输送线,只能手工打包,这样就需要人力去装丝打包,还要有停放丝车、人工打包的空间,造成了人力、空间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手工落丝丝车进入钢平台输送线的对接装置,其能将地面的丝车直接对接进入钢平台输送线,简单方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手工落丝丝车进入钢平台输送线的对接装置,包括钢平台输送线的输送轨道,输送轨道由若干个输送单元首尾对接形成,其中一个输送单位为升降输送单元,在升降输送单元的两侧设置有机架,机架延伸至地面,在每一侧的机架上设置有两条竖直方向的滑轨,在升降输送单元的两侧与滑轨相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与滑轨相配合的滑块,滑块与滑轨配合连接,在机架的顶部设置有一号动力机构,在一号动力机构上设置有升降链条,升降链条与升降输送单元连接,一号动力机构通过升降链条带动升降输送单元作升降运动,所述输送单元包括竖向截面为U型的输送槽,在输送槽的两侧上端分别设置有输送链机构,每个输送链机构包括设置在输送槽侧壁两端的转轴,转轴上均设置有链轮,在输送槽的同侧两个链轮上呈环形绕设有输送链条,其中一个转轴与设置在输送槽内的二号动力机构之间传动连接,在两个链轮之间的上下输送链条范围内设置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与上端两条的下表面之间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手动落丝后的丝车装满丝饼后,需要并入钢平台输送线时,可以将升降输送单元下降至最低处,然后将丝车直接推送至升降输送单元的输送槽处,且一端进入输送槽内,并通过输送槽上的二号动力机构带动输送链条转动,使得丝车进入输送槽内部,然后一号动力机构带动升降链条将升降输送单元提升至与其余输送单元相对接的状态,然后二号动力机构带动下输送链条向前将丝车输送,完美的将丝车对接进入钢平台输送线,简单方便,安全高效。而且当升降输送单元处于上方与其余的输送单元对接时,该钢平台输送线处于闭环状态,输送稳定性高。
在升降输送单元下方的地面上设置有凹坑,升降输送单元下降至最低时,输送槽的内部底面与地面齐平。该结构的设计,能实现升降输送单元下降至最低位置时,其输送槽的内部底面与地面齐平,或者可以略低于地面,方便丝车的一端进入输送槽,操作更加简单省力。
在升降输送单元与机架上均设置有相互对应的一号感应器,当升降输送单元与机架上的一号感应器相对应时,升降输送单元与其他的输送单元相互对接;在升降输送单元的输送槽内设置有二号感应器,用于感应丝车进入升降输送单元内的位置。该结构的设计,能使得升降输送单元在升降过程中的定位及其与其他输送单元之间的对接更加精准可靠,另外还可以确保丝车进入升降输送单元的输送槽的中间部位,确保其升降过程中丝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所得到的一种手工落丝丝车进入钢平台输送线的对接装置,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实现手工落丝的丝车可以对接进入钢平台输送线,且对接过程稳定可靠;节省了人工打包所需的人力、空间等,提升打包产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恒优化纤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恒优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75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显示屏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高温地层的降滤失剂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