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隐私号平台信令与话单的广告投放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17080.1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52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黎聪;刘作;张其卿;黄亦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251 | 分类号: | G06Q30/0251;G06Q30/0201;G06Q30/0203;G06F18/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王雪 |
地址: | 5302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隐私 平台 广告 投放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广告投放技术领域。一种基于隐私号平台信令与话单的广告投放系统,包括隐私号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和代理平台,隐私号平台和大数据分析平台分别与代理平台连接;隐私号平台用于收集移动用户的信令和话单数据并发送给大数据分析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为移动用户建立起360度的用户画像和360度地域画像;代理平台从隐私号平台获取用户通话隐私安全保护服务,向隐私号平台输出移动用户数据,并从大数据分析平台获取有价值的移动用户数据,为代理平台内的互联网行业提供提供市场营销建议及调整营销方案。本发明使用隐私号平台管理不同来源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结合形成360度用户数据模型,有利于精准地向特定用户投放广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广告投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隐私号平台信令与话单的广告投放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内存在的基于信令与话单的营销方法,其主要缺陷有以下三点:一是通信网的信令与话单为电信运营商所有,通常情况下使用权不对外开放;二是电信运营商所积累的信令与话单数据流过于庞大,对其进行数据分析将耗费大量的人、物、财力,不利于市场大面积推广;三是传统电信运营商层面和互联网行业之间存在断层,运营商积累的数据无法直接下沉至互联网行业,需要一个数据平台商去承接此项工作。以上的问题导致广告投放用户即使在大数据时代也无法准确地、有针对性地对于特定用户进行广告投放。基于目前在用的隐私号平台与互联网行业的数据强交互性与数据传输便利性,对其两者平台内部数据做再解析再变现至关重要。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广告投放系统和方法,使用隐私号平台管理不同来源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结合,形成360度用户数据模型,从而有利于广告投放用户精准地、有针对性地向特定用户投放广告。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隐私号平台信令与话单的广告投放系统及方法,使用隐私号平台管理不同来源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结合,形成360度用户数据模型,从而有利于广告投放用户精准地、有针对性地向特定用户投放广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隐私号平台信令与话单的广告投放系统,包括隐私号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和代理平台,所述隐私号平台和大数据分析平台分别与所述代理平台连接;其中:
所述隐私号平台用于收集移动用户的信令和话单数据并发送给所述大数据分析平台,向大数据分析平台输出移动用户的信令与话单数据,并提供通话隐私保护;
所述大数据分析平台接收移动用户与移动网络交互所产生的行为数据,为该移动用户建立起360度的用户画像,同时以单个移动用户为最小建模单位,构建该地域的360度地域画像;所述大数据分析平台包括大数据收集模块、用户画像分析模块和地域画像分析模块;
所述大数据收集模块用于通过从隐私号平台输入的信令与话单数据,进行初次分类和解析并形成对应的信令标签和话单标签;
所述用户画像分析模块用于通过积累大数据收集模块传入的标签,进行第二次分类和解析形成单个用户的数据标签,单个用户的数据标签以以下形式呈现:用户位置、用户访问时长、用户忙时时间段和用户闲暇时间段;
所述地域画像分析模块用于通过收集用户画像分析模块传入的数据,进行第三次分类和解析形成单个地域的数据标签,单个地域的数据标签以以下数据呈现:地域经纬度、地域活跃度、地域用户活跃时间段和地域用户闲暇时间段;
所述代理平台用于从隐私号平台获取用户通话隐私安全保护服务,向隐私号平台输出大量移动用户数据,并从大数据分析平台获取有价值的移动用户数据,为代理平台内的互联网行业提供市场营销建议及调整营销方案。
进一步的,所述隐私号平台包括网络层、网元层和业务编排层;
所述网络层位于运营商现网内,对话路起入网和中继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70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