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材软化加工系统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16820.X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91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延军;费本华;王新洲;娄志超;陈李璨;袁天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7K5/06 | 分类号: | B27K5/06;B27K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蒋慧妮 |
地址: | 31130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材 软化 加工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竹材软化加工系统及其加工方法,竹材软化加工系统包括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竹材上下料装置和竹材软化装置,竹材上下料装置包括开有多个管槽的装料台及设在装料台上料端的气缸推杆组件,竹材软化装置包括至少一组压力管,各管槽下料端均对应一压力管;压力管包括中空的管体及密封设置在管体两端的高温蒸汽压力电动球阀,管体内侧的底、顶部分别设有与管槽内第一滑轨组件、第一定位组件位置相对应的第二滑轨组件、第二定位组件;相邻两压力管之间还设置有连通接管,管体的外侧设置有进汽接头、排汽接头、压力表接头、排污接头、安全接管和连通接管接头。本发明结构紧凑,智能控制,竹材上下料效率高,软化效果佳,可连续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竹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竹材软化加工系统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竹材的利用有原竹利用和加工利用两类。实践证明,竹材的高温高湿软化是原竹利用的关键技术。竹筒通过高温高湿软化、展平成竹板,是一种科学、简便的加工方法,因其不改变竹材的厚度和宽度,即可获得最大厚度和宽度的竹片,不仅有效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消耗和胶粘剂用量,还可生产出保持有竹材强度高、刚性好、耐磨损等特性的竹展平板系列产品。
现有的竹材软化方法主要采用高温蒸汽软化,该方法需配备特制的成本及耐压强度较高的高温蒸汽压力罐(最低强度为1.8MPa),而罐内空间有限,不能大批量软化竹筒;且软化时需向罐内通入高温蒸汽,蒸汽温度需达到180℃及以上,能耗较高,原因为:竹筒在高温压力罐软化处理后,被送到车间的常温环境中进行展平,因车间温度通常为常温(10℃-30℃),被加热的竹筒瞬间冷却,引起竹材强度骤增导致展平时易开裂,因此,为在冷的车间环境下竹筒还能保持竹材软化点(130℃)以上的温度,只能将高温压力罐的温度加热到180℃及以上,且展平需迅速进行、不可停留。此外,该软化装置还存在以下问题:一、竹筒含有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在180℃的高温蒸汽压力罐中,易发生半纤维素的快速降解和竹板的褐化现象,不仅降低竹板的力学强度,还影响了展平竹板的品质和美观要求;二、从高温蒸汽压力罐整体出料的竹筒需要依次逐个展平,先展平的竹筒还保持着良好的软化效果,但随着时间的增加,待展平竹筒的温、湿度逐渐流失,导致后续竹筒的软化效果变差,展平竹片的品质不一;三、不能实现竹材自动上、下料,使竹材软化加工工序间断,不能在连续生产线上作业,工人劳动强度大,人力成本较高,且需在高温环境下工作而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一种竹材软化加工系统及其加工方法,采用控制系统实现智能化控制,操作便捷,控制精准,竹材软化效果佳,可实现竹材的大批量软化加工;采用竹材推竹材的进给方式完成竹材上料的同时,也实现了软后竹材的下料,竹材上、下料效率显著提高;竹材软化装置与竹材上下料装置相配合,即可实现竹材的自动化上料及软化加工的连续化生产,使得竹材软化加工效率进一步提高,实用性佳,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68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手机存储结构
- 下一篇:竹展平板的连续化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