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雾节水冷却塔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16015.7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7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房加美;张琳;师诚承;郑智广;潘陈烨;余志康;孙城;赵旭辉;沈彦儒;许伟刚;卜诗;钱红卫;刘威;赵睿;刘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C1/16 | 分类号: | F28C1/16;F28F25/08;F28F25/06;F28F25/12;F28F27/00;F28F25/04;F28F9/24;F28D7/08;F28C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水 冷却塔 | ||
本发明涉及冷却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雾节水冷却塔,主要包括塔体、填料、喷淋装置、风筒、风机、电机、支架、冷却收水器、自动阀、热水管、集水池和水泵。工业热水经热水管送到喷淋装置,再由喷淋装置喷洒到填料,逆流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热水冷却后去工业装置供需要冷却的设备循环使用;塔内湿热空气上行的过程中与塔顶冷却收水器和新鲜空气进行换热,湿热空气中的水蒸汽被冷却析出液滴,冷却收水器同时截留湿热空气携带的液滴,防止液滴被空气带出塔外形成白雾。根据季节的不同,可调节冷却收水器两侧的挡水板张角,提高收水效果和冷却效果。本发明的冷却塔冷却性能和消雾节水性能显著提高,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经济实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却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雾节水冷却塔。
背景技术
冷却塔是一种将携带余热的工艺循环热水在塔内与空气进行热交换,通过空气把工艺循环热水的余热带走,以此实现对工艺循环热水的降温和循环再利用。
现有的常规冷却塔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在风筒出口处的塔内饱和湿热空气与风筒外的冷空气接触混合后,会冷凝形成小水滴,在风筒上方形成“白雾”,而且会有大量水汽溢出,这不仅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和生产成本的提升,同时还会严重破坏城市景观和周围环境可见度,影响交通安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雾节水冷却塔,强化收水和换热效果,消除“白雾”,节约水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冷却塔的“白雾”和水资源的浪费现象,本发明提供一种消雾节水冷却塔,消除喷淋水的蒸发损失,强化收水和换热效果,提高冷却塔的消雾节水性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消雾节水冷却塔,包括塔体、填料、喷淋装置、风筒、风机、电机、支架、冷却收水器、自动阀、热水管、集水池和水泵;所述集水池在塔体的底部;所述填料在集水池的上部,集水池和填料之间设有进风口;所述喷淋装置在填料上部;所述冷却收水器在喷淋装置的上部,由支架支撑,冷却收水器两侧设有进风口;所述风筒、风机和电机在塔体的顶部,由支架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喷头、布水管和布水管两侧的集流管,工业热水通过热水管进入集流管,被分配到多排布水管,再由喷头喷洒到填料,填料里面的热水与塔内逆流而上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工业热水冷却后进入集水池供其它需要冷却的工业装置循环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收水器包括挡水板、冷却盘管、集流管、喷头、潜水泵和小集水池;开车前小集水池蓄满冷水,由潜水泵送入集流管,被分配到前后多排冷却盘管,与冷却塔内上行的湿热空气进行换热,湿热空气被塔顶冷却收水器冷却盘管中的冷水和进风口进来的新鲜空气一起冷却,湿热空气中的水蒸气析出为液滴,液滴被冷却盘管两侧的挡水板拦截下来收水,防止水蒸发被空气带出塔外形成白雾,造成大量的水损失;冷却盘管出口的水由喷头喷洒落入小集水池的过程中被进风口进来新鲜空气冷却,然后再由潜水泵送入集流管,分配到前后多排冷却盘管循环使用;小集水池中的冷水定时通过水泵和自动阀进行补水,冷却收水器在冷却水塔中由支架固定和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挡水板为轻薄型的复合塑料板,用固定件安装在冷却盘管两侧,两侧挡水板张角设置为可调节结构,可调节范围为0-90度;根据季节的不同,调节两侧挡水板的张角,以实现更好的收水效果和冷却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包括环形卡套和内置卡板,环形卡套与冷却盘管上焊接的凸缘相配合,以此来固定冷却盘管两侧挡水板,环形卡套上刻有角度值,可通过旋转环形卡套来调整挡水板的张角;
进一步地,所述内置卡板靠近环形卡套一端用压力弹簧固定,在调整挡水板张角时,旋转环形卡套至合适的角度,按压环形卡套即可弹出卡板,卡住冷却盘管上的凸缘部分,以此来固定住挡水板的张角,需要再次调整挡水板的张角度数时,可再次按压环形卡套即可收回卡板,然后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1-2、1-3设有可调百叶窗,便于控制进风的风量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60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