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轨道切割混凝土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15522.9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14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何海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智信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1/04 | 分类号: | B28D1/04;B28D7/00;B28D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肯律师事务所 11881 | 代理人: | 贾融 |
地址: | 3256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轨道 切割 混凝土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轨道切割混凝土设备,其结构包括导轨、调节支架、切割片、稳割防护装置、主机马达、过载保护器、进刀手轮、移动手轮、主控盒连接器、主控盒。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设有的面护结构,对切割片在进行混凝土切割过程中,其表面所附着有的灰尘粒做自主的清除作用,以避免其表面附着有大量的灰尘,进而影响到其正常使用,利用恰料结构与料清机构的相互配合,对卡壳在切割片锯齿缝里的石子做撬动作用,以避免其直接卡壳在锯齿缝内部,导致切割时无法对混凝土面做有效的切割,使得切割片出现刚性碰撞的扭曲,同时对松动后的石子做有效的吸附处理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切割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新型轨道切割混凝土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确保施工方以及住户的安全,房屋的建筑逐渐的采用混凝土钢结构,其在遇到自然灾害时可减小房屋坍塌时对人体的伤害。
而当需要对该类危房建筑进行拆除时,通常是采用切割设备对其进行拆除。因混凝土面层其在切割时会产生有大量的灰尘随旋转所产生的动力风飘扬,从而附着在整个切割片表面,在长期运行下,易直接附着在连接处的缝隙内,从而导致切割片无法做正常的旋转作用,并且因混凝土硬化后在进行切割,其硬度较大,切割片在切割中其锯齿缝处易出现有混凝土块卡壳,从而导致再进行切割时,无法正常的对混凝土面做切割,并产生刚性的碰触,导致切割片出现较为严重的磨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轨道切割混凝土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因混凝土面层其在切割时会产生有大量的灰尘随旋转所产生的动力风飘扬,从而附着在整个切割片表面,在长期运行下,易直接附着在连接处的缝隙内,从而导致切割片无法做正常的旋转作用,并且因混凝土硬化后在进行切割,其硬度较大,切割片在切割中其锯齿缝处易出现有混凝土块卡壳,从而导致再进行切割时,无法正常的对混凝土面做切割,并产生刚性的碰触,导致切割片出现较为严重的磨损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轨道切割混凝土设备,其结构包括导轨、调节支架、切割片、稳割防护装置、主机马达、过载保护器、进刀手轮、移动手轮、主控盒连接器、主控盒,所述调节支架设于导轨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切割片安装于调节支架后表面并通过主机马达相连接,所述稳割防护装置设于切割片上部表面,所述过载保护器安装于主机马达上表面并电连接,所述进刀手轮切割片相连接,所述移动手轮与导轨相连接,所述主控盒与主机马达通过主控盒连接器相连接,所述稳割防护装置包括面护结构、料清机构、恰料结构,所述料清机构设于面护结构内上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恰料结构设于料清机构下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面护结构包括护框、毛条,所述护框呈圆弧状结构且其内侧壁分别呈均匀等距状设有毛条,所述毛条与护框通过扣合相连接,有利于实现对切割片两侧面附着的灰尘粒做清扫作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料清机构包括疏通环、气流管、气腔、吸附板,所述气流管共设有两根且分别呈对称状安装于疏通环内上壁,所述气腔设于疏通环内上壁中部且分别与气流管贯穿相连接,所述吸附板设有若干个且分别呈对称状安装于气流管下表面,所述吸附板与气流管贯穿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气腔内部设有吸附气流且其内部气流呈间歇性供应,有利于实现对石子做吸附的同时使其沿着气腔下滑。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吸附板呈倾斜状安装且其朝下一面为非封闭式,有利于实现对松动的石子做集中的吸附作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恰料结构包括扣环、开槽、扭簧、松动组件,所述开槽设有若干个且分别与吸附板对应安装,所述松动组件设于扣环下表面并通过扭簧相连接,所述松动组件与开槽呈错开式安装,有利于实现避免锯齿内的石子影响到整体的切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智信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智信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55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