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体农药残留自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4998.0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8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陈侃;孔令涛;刘锦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1/44;G01N35/10;C12Q1/46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娄岳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农药 残留 自动检测 装置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体农药残留自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首先在室温下,依次自动抽取定量的待测溶液及相关试剂到消解管中搅拌均匀、加热并保持一段时间的恒温,发生显色反应;再以特定的波长测定其吸光度;然后对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按同样方法进行吸光度的检测,利用插值法建立关于浓度和吸光度的标准关系曲线;将未知溶液的吸光度结合标准关系曲线,计算出被测水体中的农药残留浓度,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上传至数据库中。本发明依据酶抑制原理和光电比色法,各个试剂管路相互独立定量取样,避免了交叉污染,实现了精准取样、浓度检测、排液清洗以及数据上传整个流程的全自动化,节约试剂检测用量、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检测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体农药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体农药残留自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农药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农药残留现象的产生日益严峻,部分农药会进入河流、湖泊、海洋 ,在水生生物体中积累,进而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有机磷和氨基甲酸类农药容易残留在水体中,造成严重的农药污染问题,成为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威胁,因此,水体农药残留的检测与防治亟待解决,简易高效的农药残留检测装置和手段应运而生。
现有技术下,主要采用转盘式检测装置,主要包括转盘组件、传动升降组件和检测组件,这类装置在检测过程中试剂的使用量较大,且所有的试剂共用一个定量、取样装置,成本高且容易造成交叉污染,大大影响了检测的精度;且现有检测装置的硬件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而且需要专门的软件配合使用,不具备远程数据传输以及数据上传格式可根据用户需求定制的功能,缺乏实用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下的检测装置或方法,成本高且容易造成交叉污染,检测精度低,实用性较差的问题,需要提供一种精准高效的农药残留检测装置和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体农药残留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无线传输模块、触控显示模块以及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取样控制板和采集控制板,所述取样控制板连接有定量取样装置,所述采集控制板连接有消解测量装置;
所述定量取样装置包括若干个取样管以及定容装置,每个取样管下端均连接有相互连通的蠕动泵一和蠕动泵二;
所述蠕动泵一连接有试剂瓶,所述蠕动泵二与所述消解测量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消解测量装置包括消解管以及光谱测量装置。
优选地,所述取样管为透明聚四氟管,所述定容装置为固定在所述取样管两侧的三组光电对管。
进一步地,所述试剂瓶分别装有待检测的水体样本以及检测所需的缓冲剂磷酸盐、酶液乙酰胆碱酯酶、显色剂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底物碘化硫代乙酰胆碱。
优选地,装有酶液乙酰胆碱酯酶的试剂瓶通过自动加热装置保持恒温。
一种水体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室温下,依次抽取定量的待测溶液及相关试剂到消解管中,充分搅拌均匀;
将混合溶液加热到酶液充分反应的特定温度,并保持一定的时间;
抽取定量的底物至消解管中,搅拌均匀后发生显色反应;
以特定的波长对发生显色反应后的待测溶液测定吸光度;
对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按上述步骤进行吸光度的检测,建立关于浓度和吸光度的标准关系曲线;
将未知溶液的吸光度结合标准关系曲线,计算出被测水体中的农药残留浓度,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上传至数据库中。
进一步地,混合溶液在消解管中的整个反应过程保持恒温37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49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