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艺管柱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4748.7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5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韩涛;韩岐清;赖学明;赵留阳;陈锐;郑小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E21B43/38;E21B43/40;F04C11/00;F04C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董亚军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艺 管柱 | ||
1.一种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管柱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油管(1)、采油机组(2)、油水分离器(3)、注水机组(4)和止逆元件(5),所述采油机组(2)包括第一潜油螺杆泵(21)和第一导流管(22);
所述油管(1)的第一端用于固定在油气井的井口,所述油管(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止逆元件(5)与所述第一潜油螺杆泵(2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潜油螺杆泵(21)的第二端伸入所述第一导流管(22),且密封在所述第一导流管(22)内,所述第一导流管(22)上远离所述油管(1)的一端与所述油水分离器(3)的出油口连通,所述油水分离器(3)的出水口与所述注水机组(4)的一端连接,所述油管(1)、所述第一潜油螺杆泵(21)、所述第一导流管(22)、所述油水分离器(3)和所述注水机组(4)均位于套管(01)的内腔中;
所述油水分离器(3)用于分离所述套管(01)的内腔中的油水混合物,所述第一潜油螺杆泵(21)用于沿所述第一导流管(22)抽吸所述油水分离器(3)分离得到的石油,并沿所述油管(1)举升至地表,所述止逆元件(5)用于防止举升至地表的石油回落至所述第一潜油螺杆泵(21),所述注水机组(4)用于将所述油水分离器(3)分离得到的地层水注入注水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离器(3)呈锥形筒状结构,且所述出油口的截面积大于所述出水口的截面积,所述油水分离器(3)上靠近所述出油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进液孔(31)。
3.如权要要求2所述的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液孔(31)的中心线与所述油水分离器(3)的外表面相切,且与所述油水分离器(3)的中心线互相垂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潜油螺杆泵(21)包括:第一螺杆泵(211)、第一电机(212)和第一联轴器(213);
所述第一螺杆泵(211)的第一端与所述止逆元件(5)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一螺杆泵(21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联轴器(213)与所述第一电机(212)的电机轴连接,所述第一螺杆泵(211)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第一导流管(2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联轴器(213)和所述第一电机(212)位于所述第一导流管(22)内;
所述第一联轴器(213)上设有第二进液孔(2131),所述第二进液孔(2131)连通所述第一联轴器(213)的中心孔和所述第一导流管(2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潜油螺杆泵(21)还包括:第一电机保护器(214),所述第一电机保护器(214)串联在所述第一电机(212)与所述第一联轴器(213)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机组(4)包括:第二潜油螺杆泵(41)和第二导流管(42);
所述第二导流管(42)的第一端与所述油水分离器(3)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潜油螺杆泵(41)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导流管(42),且封闭在所述第二导流管(42)内,所述第二潜油螺杆泵(41)用于沿所述第二导流管(42)抽吸所述油水分离器(3)分离得到的地层水,并注入注水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潜油螺杆泵(41)包括:第二螺杆泵(411)、第二联轴器(412)以及第二电机(413);
所述第二螺杆泵(411)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联轴器(412)与所述第二电机(413)的电机轴连接,所述第二螺杆泵(411)的第一端还与所述第二导流管(4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联轴器(412)和所述第二电机(413)位于所述第二导流管(42)内;
所述第二联轴器(412)上设有第三进液孔(4121),所述第三进液孔(4121)连通所述第二联轴器(412)的中心通孔和所述第二导流管(4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第二潜油螺杆泵(41)还包括:第二电机保护器(414),所述第二电机保护器(414)串联在所述第二电机(413)与所述第二联轴器(412)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474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