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暖性天然颜色牦牛绒及羊驼毛混纺花式织物的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13796.4 | 申请日: | 2020-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57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 发明(设计)人: | 宋世伟;王合龙;孙红月;苟旬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联达毛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2G3/34 | 分类号: | D02G3/34;D02G3/04;D02J3/04;D01G15/16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越超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62 | 代理人: | 骆爱文;王超银 |
| 地址: | 523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保暖 天然 颜色 牦牛 驼毛 混纺 花式 织物 制作方法 | ||
1.保暖性天然颜色牦牛绒及羊驼毛混纺花式织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选用羊毛、牦牛绒、羊驼毛与油水混合并进行和毛处理,以质量百分比计,牦牛绒占40%,羊驼毛占40%,羊毛占20%,油水22.5%;和毛时,首先将牦牛绒、羊驼毛、羊毛分别按重量1/3铺层并加入油水开松1遍,然后过转仓和毛机再开松2遍,最后养渗24小时;并控制上机回潮在25-28%;
步骤B:对经过步骤A处理后得到的混纺纤维进行梳理,其中梳理出条定量4g/m,整体出条速度为30m/min;梳理时A节锡林转速在65转/分,B节锡林转速230转/分;多个工作辊与A节锡林之间的间隔为10dmm-14dmm,B节锡林与对应盖板之间的间隔为7dmm-9dmm;
步骤C:对经过梳理处理的混合纤维进行并条处理;其中后罗拉与中罗拉之间的中心距50mm,中罗拉与前罗拉之间的中心距55-60mm之间调整;
步骤D:对并条处理后的混纺纤维进行粗纱处理,纺纱支数为2Nm,单纱捻度在40T/M~45T/M之间,捻系数为32%,且得到的粗纱克重为0.5±0.04g/m;得到的粗纱的条干匀度达到2%-5%;
步骤E:采用140D原白色尼龙作芯线,选取三种不同天然混合色且由步骤D制备而成的粗纱作为饰线,并制备成圈圈纱,其中圈圈倍数1.83,捻度280T/M;
步骤F:对圈圈纱进行刷毛、络筒处理,其中刷毛时,采取两道重刷,且梳针插入纱线的深度2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暖性天然颜色牦牛绒及羊驼毛混纺花式织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采用的牦牛绒细度取值为18-20μm,长度取值33mm;采用的羊驼毛细度取值为21.5μm,长度取值为55mm;采用的羊毛细度取值为19.5μm,长度取值为5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暖性天然颜色牦牛绒及羊驼毛混纺花式织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油水包括和毛油1.5%、抗静电剂1%、调理剂1%、水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暖性天然颜色牦牛绒及羊驼毛混纺花式织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A节锡林的梳理角为20°,盖板的针密度为320根/平方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暖性天然颜色牦牛绒及羊驼毛混纺花式织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对混纺纤维进行粗纱处理中,采用WRC-980A皮辊,且该皮辊的硬度为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联达毛纺有限公司,未经东莞联达毛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379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