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装多来源数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3786.0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3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周由甲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浪潮通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51 | 分类号: | G06F9/451;G06F16/248;G06F16/25;G06F16/23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刘小峰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装 来源 数据 方法 装置 设备 可读 介质 | ||
1.一种组装多来源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前端结构定义多个待查属性名称,并获取后端数据源主键;
将至少包括一个所述待查属性名称的一个所述后端数据源设置为主数据源,获取并记录所述主数据源中所有所述待查属性名称对应的数据信息;
基于所述主键为若干非主数据源设置外键关系,将所述若干非主数据源关联到所述主数据源,获取并记录所述若干非主数据源中所有所述待查属性名称对应的数据信息;以及
将所述数据信息整合并返回所述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多来源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数据信息整合并返回所述前端包括:
调用扩展函数接口对部分所述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将计算结果和所述数据信息整合并返回所述前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多来源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前端结构定义多个待查属性名称包括:
根据前端结构定义视图层实体结构,所述实体结构定义为与所述前端结构一致;
根据所述前端结构定义多个待查属性名称及其属性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多来源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主键为若干非主数据源设置外键关系包括:
基于所述主键为若干非主数据源设置关联数据源、关联属性和映射属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多来源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所述主键和所述外键关系,对所述数据源进行增加数据、删减数据、更改数据和查找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多来源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序列化反序列化方法获取所述后端的数据和返回数据到所述前端。
7.一种组装多来源数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义实体结构模块,配置用于根据前端结构定义多个待查属性名称,并获取后端数据源主键;
确定主数据源模块,配置用于将至少包括一个所述待查属性名称的一个所述后端数据源设置为主数据源,获取并记录所述主数据源中所有所述待查属性名称对应的数据信息;
设置外键关系模块,配置用于基于所述主键为若干非主数据源设置外键关系,将所述若干非主数据源关联到所述主数据源,获取并记录所述若干非主数据源中所有所述待查属性名称对应的数据信息;以及
整合数据信息模块,配置用于将所述数据信息整合并返回所述前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装多来源数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整合数据信息模块进一步配置为:
调用扩展函数接口对部分所述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将计算结果和所述数据信息整合并返回所述前端。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1-6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浪潮通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浪潮通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378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供电反向散射网络能效优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触控屏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