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植株中苯扎氯铵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13155.9 | 申请日: | 2020-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07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 发明(设计)人: | 孔祥吉;许静;张雪梅;田丰;孔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86 |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徐芝强;胡建华 |
| 地址: | 21001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植株 中苯扎氯铵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植株中苯扎氯铵的方法,采用冷冻干燥+酸化有机溶剂提取+硅藻土净化作为植株样品前处理技术,采用UPLC‑MS/MS作为样品的检测技术,从设备和材料的选取上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弊端,优化了从提取、净化到检测整个操作流程。该组合技术分析植株中的BAC,具有简便易行、准确、高选择性的技术优势,为建立植株中BAC检测的标准方法提供重要参考,为评估我国经济类和食用类植物农产品中BAC残留现状,和有机食品认证工作提供重要的方法依据,本方法也可应用于实验室内外植株中BAC同系物的检测研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检测领域,具体是一种测定植株中苯扎氯铵的方法。
背景技术
苯扎氯铵(简称:BACs)属于季铵盐类化合物,作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类广谱杀菌剂,能有效地控制水中菌藻繁殖和粘泥生长,并具有良好的粘泥剥离作用和一定的分散、渗透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去油、除臭能力和缓蚀作用。同时,由于BACs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消毒,是常见的眼药水、创可贴的主要成分。大规模的生产使用,导致BACs不可避免地进入环境,在市政污水、污泥、地表水和河口沉积物中被大量检出。同时,BACs属于中/高毒化合物,在低浓度即可对细菌、原生动物、虾类产生严重毒性;进入植株后,可被农作物吸收积累,影响农产品安全。欧盟对有机食品认证过程中对苯扎氯铵的残留有严格的控制要求。欧盟委员会法规(COMMISSION REGULATION(EU)No 1119/2014)明确BAC不是批准的植保产品,出于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影响,应加强对其的环境监测与监管。然而,国际上关于苯扎氯铵的检测方法并没有获得ISO17025的认可,我国目前也没有建立该物质检测的国家标准。
BACs是由n-烷基键为C8~C18组成的n-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的混合物,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烷基键C12或C14的同系物,CAS号为63449-41-2,一般而言,取代基R基团的碳链越长,水溶性和极性越弱,其中的BAC(C12)属于中等极性和水溶性,易溶于乙醇和丙酮,可溶于水。目前关于植物中BAC(C12)的检测分析鲜有报道。向垒等(2014)以酸化甲醇为萃取剂,以UAE法萃取,以氧化铝柱净化,建立了蔬菜中3种典型季铵盐类化合物(ATMAC(C12)、ATMAC(C16)和DADMAC(C12)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如应用于BAC(C12)的检测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采用柱层析净化的方式,将消耗较多的溶剂洗脱,并且选择中性氧化铝作净化剂其对苯扎氯铵具有保存作用,但洗脱过程要有较高要求,洗脱液过量或不足均会造成目标物损失,使检测回收率偏低;二是样品浓缩过程,由于甲醇自身的理化特性,浓缩过程耗时较长,增加目标物的损失风险;三是采用GC-MS分析,仪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较UPLC-MS/MS法差。因此,研究一种高效、直接的测定植株中BAC物质的方法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便易行、准确、高效地检测植株中苯扎氯铵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测定植株中苯扎氯铵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除去待检测植株上附着的杂土,以及枯枝烂叶,进行真空冷冻干燥,以去除样品中的水份,然后经研磨得到粉末状或纤维状的植株样品;
(2)将甲酸、乙腈和超纯水混合得到酸性提取溶液,加入到步骤(1)得到的植株样品中,摇匀后恒温超声提取,然后经离心、过滤分离出上清液并于4℃以下保存;
(3)在步骤(2)得到的上清液中加入硅藻土,用涡旋仪将两者充分混合净化,然后离心后用0.22μm滤膜过滤,得到检测液;
(4)采用UPLC-MS/MS测定步骤(3)检测液中的苯扎氯铵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31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