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砂卵石与泥岩地质条件下基坑基面无水化施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13075.3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17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郑龙超;王明胜;姜冲;路军富;张阳;时亚昕;谭进义;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局集团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E02D19/06;E02D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邓雪明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卵石 泥岩 地质 条件下 基坑 基面无 水化 施工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砂卵石与泥岩地质条件下基坑基面无水化施工结构,其包括:1)基坑排水系统,其包括基坑侧壁排水系统和基坑底部排水系统,所述基坑侧壁排水系统与所述基坑底部排水系统连通;2)集水井,其设置在基坑的底部,所述集水井与所述基坑底部排水系统连通以将基坑底部的水汇集到所述集水井中;3)抽排水系统,其设置在所述集水井处,用于将所述集水井中的水排出。本发明具有安装操作简单,有效防止了地下水渗入基坑,有效弥补了井点降水法的不足,降低了基坑带水施工的安全隐患;抽排水的同时并不影响基坑进行施工,真正的实现了基坑基面的无水化施工;在集中抽排水装置系统密封之时将水泵从装置中回收,也节省了项目的投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坑工程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砂卵石与泥岩地质条件下基坑基面无水化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基坑工程降排水技术在基坑工程中越来越常见。在此项工作的过程中,降排水措施的选择较为重要,是整个工程中的核心要素。在砂卵石与泥岩地质条件下,由于地质条件的限制,传统的井点降水施工方法无法将水完全降至基坑基底以下,一般需采用基坑明排的降水措施,造成施工中的基坑经常存在带水作业,严重影响了工程的安全、质量及进度,因此,地下水的处理问题困扰着基坑开挖工程。与此同时,对于集水井的密封浇筑以及浇筑时抽水设备如何取出也是现存的一个难题,现大多数施工单位选择将水泵连同集水井一同浇筑,以此达到不让地下水涌出基面的目的,但是需要投入成本较高并且防水效果也不理想,后期还需要对集水井位置再次进行止水堵漏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砂卵石与泥岩地质条件下基坑基面无水化施工结构,其能够解决基坑开挖工程中地下水的处理问题、施工基面的无水化施工问题、集水井的密封以及浇筑前如何将水泵取出以节约成本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砂卵石与泥岩地质条件下基坑基面无水化施工结构,其包括:
1)基坑排水系统,其包括基坑侧壁排水系统和基坑底部排水系统,所述基坑侧壁排水系统与所述基坑底部排水系统连通;
2)集水井,其设置在基坑的底部,所述集水井与所述基坑底部排水系统连通以将基坑底部的水汇集到所述集水井中;
3)抽排水系统,其设置在所述集水井处,用于将所述集水井中的水排出。
通过基坑侧壁排水系统和基坑底部排水系统将水汇集在集水井中,以便于抽排水系统将集水井中的水抽出,解决了水在基坑底部汇集的问题,使施工基面的无水化施工问题得到解决。
优选的是,基坑侧壁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第一排水波纹板和第一防水板以构成所述基坑侧壁排水系统;所述基坑底部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第二排水波纹板、混凝土垫层和第二防水板以构成所述基坑底部排水系统。通过在整个基坑的侧壁和基坑的底部设置第一排水波纹板和第二排水波纹板,使砂卵石层渗出的水沿着第一排水波纹板和第二排水波纹板的波纹流至集水井中,从而使第一防水板和第二防水板的外侧保持无水状态,便于无水化施工。第一排水波纹板的设置高度至少高于砂卵石地层与泥岩地层交界处2m。
优选的是,所述基坑的底部斜坡设置,所述集水井设置在所述斜坡的最低处。通过在基坑的底部设置斜坡,便于将水汇集到集水井中,也避免了水在基坑底部的其他地方渗出。
优选的是,所述抽排水系统包括井口密封件和水泵,所述井口密封件设置在所述集水井处,所述水泵用于将集水井中的水泵出。通过设置进口密封件,便于对井口的密封处理,避免集水井中的从集水井口处渗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局集团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都理工大学,未经中铁隧道局集团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30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