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缺气保用轮胎的抗硫化返原的支撑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2849.0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4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相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市方兴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00 | 分类号: | C08L7/00;C08L9/00;C08K13/02;C08K5/18;C08K3/22;C08K5/09;C08K3/06;B60C17/00;B60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段秋玲 |
地址: | 2573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缺气保用 轮胎 硫化 支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缺气保用轮胎的抗硫化返原的支撑胶,涉及橡胶生产的技术领域。一种用于缺气保用轮胎的抗硫化返原的支撑胶,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配比组成:3#烟片橡胶、钕系顺丁橡胶、炭黑N550、TDAE油、聚‑2,2,4‑三甲基‑1,2‑二氢喹啉、N‑(1,3‑二甲基)丁基‑N'‑苯基对苯二胺、氧化锌、硬脂酸、次磺酰胺类促进剂、硫黄、防焦剂、抗硫化返原助剂。该支撑胶不仅具有良好的耐硫化返原性,同时硫化胶的回弹性、曲挠性和抗撕裂强度及生热低等性能仍可以较好的保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生产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缺气保用轮胎的抗硫化返原的支撑胶。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高端汽车品牌迅速占领中国,相对应的高安全性能轮胎的需求量也逐步增大;缺气保用轮胎就是一款主要侧重安全性能考虑的新型轮胎,即使轮胎内压损失到零,车辆仍能以80km/h的速度行驶80km以上,这样既防止了轮胎因突然失压而失衡导致车祸的危险,同时也免去了野外或半路轮胎因失压而抛锚的担忧,而且还省去了备用轮胎,从而减轻车辆质量,减少油耗。
缺气保用轮胎是未来汽车配套工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目前多家企业已推出缺气保用轮胎,大致分为三种形式:一是以普利司通为代表的自体支撑型缺气保用轮胎,其主要特点是,轮胎在失压状态下,依靠自身胎侧部位支撑胶的刚性来达到支撑车辆行驶的目的,外观与普通轮胎完全相同,而且无需匹配特殊轮辆,生产中无需增加过多的特殊设备;二是以米其林为代表的辅助支撑系统安全轮胎,它包括一整套较为复杂的系统,且需要配置特制的标准轮辋,当前仅有劳斯莱斯幻影、奥迪A8等少数车型采用;三是自密封型缺气保用轮胎,它是在普通轮胎内壁涂一层特殊的流动性密封剂,这种密封剂能够瞬间修补普通钉子、螺钉等造成的穿孔,目前实际应用极少。其中,自体支撑型缺气保用轮胎主要是对胎侧部位支撑胶的配方进行设计。
轮胎在低气压或零气压的条件下,容易出现脱圈、轮辋损坏等问题,严重时会导致车辆失衡,发生车祸。因此,缺气保用轮胎的胎侧支撑胶必须具有足够抵抗形变的支撑模量。另外,由于无气压时的轮胎,大部分负荷落在胎侧的支撑胶上,且轮胎处于高速行驶状态,这就要求胎侧支撑胶具有极好的耐高温性能和极低的动态生热。支撑胶的生胶体系可采用NR和BR,这是由于NR具有较高的强伸性能和极低的动态生热,BR具有滞后损失小、生热低、弹性高、耐曲挠等优点。
硫化返原是橡胶硫化过程中,由于硫化温度高、硫化时间过长而产生的硫化胶交联网出现裂解,继而硫化胶料的性能降低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缺气保用轮胎的抗硫化返原的支撑胶,通过配方设计以及原料选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缺气保用轮胎的抗硫化返原的支撑胶,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配比组成:3#烟片橡胶50~85份、钕系顺丁橡胶15~50份、N550炭黑40~70份、TDAE油0~5份、聚-2,2,4-三甲基-1,2-二氢喹啉0.8~2.5份、N-(1,3-二甲基)丁基-N'-苯基对苯二胺1~4份、氧化锌3~12份、硬脂酸1~3份、次磺酰胺类促进剂1.5~3.0份、硫黄3~9份、防焦剂0.1~0.3份、抗硫化返原助剂0~5份。
进一步,次磺酰胺类促进剂是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或者N-叔丁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
进一步,次磺酰胺类促进剂选用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1.5~2.8份。
进一步,次磺酰胺类促进剂选用N-叔丁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N-叔丁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1.5~3.0份。
进一步,抗硫化返原助剂选用阳谷华泰FZ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市方兴橡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东营市方兴橡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28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