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OX燃料包壳管重利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12582.5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00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田志强;张万德;马绍州;屠振华;郭亮;杨廷贵;张顺孝;刘家礼;朱桐宇;于永龙;邵柳波;李伟国;于继美;王开龙;张仁全;吕鲁飞;那娟娟;郭晓东;王斌;代宗凯;柏宇宇;刘育红;张武彪;陈宏伟;张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21/00 | 分类号: | G21C21/00;G21C3/06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苏然 |
地址: | 73285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ox 燃料 包壳管重 利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核燃料元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MOX燃料包壳管重利用方法,将组焊件上的下端塞切掉后,重新加工下端塞,并确保重新加工后的下端塞与切割后的包壳管装配并焊接后,组焊件总长度不变。本发明通过对下端塞焊接失败后的MOX燃料包壳管进行切割,采用端塞加长保证燃料棒总长不变的方式,提高了包壳管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燃料元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OX燃料包壳管重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MOX燃料棒制造包含多道工艺过程,每道工艺过程都可能产生不合格品,尤其是在上、下端塞与包壳管的焊接过程中产生废品的概率最高。由于包壳管与端塞材料是专为快堆燃料组件结构件研制的特殊材料,其生产制造技术难度大且采购成本髙,下端塞焊接失败后包壳管直接报废处理既不经济也不合理。因此需要对包壳管进行重新利用,避免材料浪费。
目前,压水堆核燃料包壳管下端塞焊接失败后一般选择通过车削加工将下端塞去除,重新利用包壳管进行正式燃料棒制造。但是快堆考验组件燃料棒要求精确控制包壳管长度,因此切削后的包壳管不再适合正式燃料棒制造。
如何重新利用报废包壳管以提高包壳管的利用率,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MOX燃料包壳管重利用方法,以解决包壳管的重新利用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MOX燃料包壳管重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测量焊接失败的包壳管与下端塞组焊件原始长度a,然后在焊接失败的包壳管与下端塞组焊件上从下端塞端头量取一定长度,做好标记,该长度范围涵盖焊缝与下端塞压入段部分;
步骤二:将组焊件上的下端塞切掉,切割位置为步骤一的标记处;
步骤三:测量切割后的包壳管长度b,计算需要补偿的端塞长度c,c=a-b;
步骤四:重新加工下端塞,以确保重新加工后的下端塞与切割后的包壳管装配并焊接后,组焊件总长度不变;
步骤五:将加长后的下端塞压入包壳管;
步骤六:完成包壳管与下端塞的焊接;
步骤七:对焊接后的包壳管与下端塞组焊件进行焊缝过规检查和无损检测,合格则该组焊件可以用于后续的燃料棒制造过程,不合格则报废处理。
步骤四中,重新加工后的下端塞压入段、伸出段尺寸不变,台阶段尺寸对应加长。
步骤七中,所述的无损检测包括目视检测。
所述的目视检测要求在焊缝区无下列缺陷:漏焊、未熔合、包壳管焊穿、裂纹、气孔和砂眼、焊缝区边缘包壳管咬边、焊缝区边缘焰口弧坑。
所述的无损检测包括X射线检测。
所述的X射线检测要求在可见阶梯孔象质计两个φ0.25孔的条件下,焊缝区不存在气孔、气胀、裂纹、夹杂物及未焊透缺陷。
步骤二中,将组焊件上的下端塞切掉后,用三棱锥对包壳管进行去毛刺处理。
步骤二中,通过车削加工方式将组焊件上的下端塞切掉。
步骤一中,用钢板尺测量长度。
原料为焊接失败的MOX燃料不锈钢包壳管和不锈钢下端塞组焊件。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对下端塞焊接失败后的MOX燃料包壳管进行切割,采用端塞加长保证燃料棒总长不变的方式,提高了包壳管的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未经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25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