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红外体温监控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12225.9 | 申请日: | 2020-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8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傅坤毡;崔晶雪;罗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永爱医养产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F16M11/04;F16M11/06;H05K5/02;H05K7/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红外 体温 监控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体温监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红外体温监控系统,针对现有的智能红外体温监控在进行使用时,不能够更加快加便利的进行移动,同时在进行运输时容易对外部的电气元件造成碰撞损坏,不利于人们使用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壳体,壳体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箱体,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有四个对称设置得支撑槽,支撑槽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底端螺纹连接有支撑座,支撑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本发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快速的对体温异常的人进行监测,同时还能更加方便人们对装置进行移动和固定,进而适用于不同地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温监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红外体温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针对当前疫情,传统红外检测技术已经满足不了应用需求,而红外检测手段和AI技术的结合可以实现异常行人的联动比对以及精准预警,及时有效地防止了人流的交叉感染,从而实现较大规模人群中异常行人的快速精准筛查。因此,红外检测的智能化,自动化发展以及成为必然趋势,在火车站和机场在人口密度大等场景,国外以及广泛应用AI+红外及测温技术,但国内应用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
现有的智能红外体温监控在进行使用时,不能够更加快加便利的进行移动,同时在进行运输时容易对外部的电气元件造成碰撞损坏,不利于人们使用,所以我们提出一种智能红外体温监控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智能红外体温监控在进行使用时,不能够更加快加便利的进行移动,同时在进行运输时容易对外部的电气元件造成碰撞损坏,不利于人们使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红外体温监控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红外体温监控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壳体,壳体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箱体,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有四个对称设置得支撑槽,支撑槽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底端螺纹连接有支撑座,支撑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座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多个转轮,所述壳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壳体的底部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螺杆,螺杆的底端贯穿壳体并与四个支撑杆传动连接,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转动孔,转动孔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放置板,放置板的顶部螺纹安装有输入键盘,所述放置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LED显示屏,LED显示屏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移动杆,移动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壳体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定位座,定位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伸缩电机,伸缩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推杆,所述壳体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气孔,通气孔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多个密封板,同一侧的密封板均与推杆转动连接,所述定位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定位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顶端贯穿壳体并固定安装有转座,转座的顶部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摄像机,箱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红外线扫描仪,箱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红外线扫描仪相配合,箱体的另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CPU显卡,所述壳体的一侧内壁安装有存储装置和蜂鸣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螺杆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能够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相互啮合带动螺杆进行转动。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一链轮,支撑杆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二链轮,第一链轮和四个第二链轮上啮合有同一个链条,转动的螺杆能够通过第一链轮、四个第二链轮和链条的相互啮合带动四个支撑杆同时转动,进而能够支撑支撑座对装置进行支撑。
优选的,所述支撑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与对应的支撑杆固定连接,限位槽与限位块能够对支撑座进行限位。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一侧内壁上螺纹固定有温度感应器,温度感应器与CPU显卡相连接,温度感应器能够感应壳体内的温度变化,从而通过CPU显卡控制密封板的开启,从而对壳体内进行通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永爱医养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永爱医养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22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