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源装置、投影仪以及光源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11747.7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20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秋山光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B21/20 | 分类号: | G03B2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邓毅;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装置 投影仪 以及 模块 | ||
1.一种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装置具有:
光源部,其射出第1光;
第1偏振光分离元件,其使从所述光源部射出并沿第1方向入射的所述第1光中的所述第1光的第1偏振成分沿所述第1方向透过,将所述第1光的第2偏振成分向与所述第1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反射;
第2偏振光分离元件,其相对于所述第1偏振光分离元件位于所述第1方向,将沿所述第1方向入射的所述第1光的第1偏振成分向所述第2方向反射;
第1反射元件,其相对于所述第1偏振光分离元件位于所述第2方向,将入射的所述第1光向与所述第2方向相反的方向反射;
第1相位差元件,其在所述第2方向上位于所述第1偏振光分离元件与所述第1反射元件之间,对所述第1光的偏振成分进行转换;
波长转换元件,其相对于所述第2偏振光分离元件位于所述第2方向,使通过对沿所述第2方向入射的所述第1光的第1偏振成分进行波长转换而得的非偏振的第2光向与所述第2方向相反的方向射出;
第1颜色分离元件,其相对于所述第1偏振光分离元件位于与所述第2方向相反的方向,使从所述第1偏振光分离元件向与所述第2方向相反的方向入射的光分离为第4光和转换前的第3光;
第2相位差元件,其是位于被所述第1颜色分离元件分离后的所述转换前的第3光的光路中的1/2波长板,对所述转换前的第3光的偏振方向进行转换而作为第3光射出;
第3相位差元件,其相对于所述第2偏振光分离元件位于与所述第2方向相反的方向,是供透过所述第2偏振光分离元件后的所述第2光入射的1/2波长板;以及
第2颜色分离元件,其相对于所述第3相位差元件位于与所述第2方向相反的方向,使从所述第3相位差元件入射的所述第2光分离为第5光和第6光,
所述第2偏振光分离元件使沿与所述第2方向相反的方向入射的所述第2光中的、所述第2光的第1偏振成分沿与所述第2方向相反的方向透过而入射到所述第3相位差元件,将所述第2光的第2偏振成分向与所述第1方向相反的方向反射,
所述第1偏振光分离元件使沿与所述第2方向相反的方向入射的所述第1光的第1偏振成分沿与所述第2方向相反的方向透过而入射到所述第1颜色分离元件,将沿与所述第1方向相反的方向入射的所述第2光的第2偏振成分向与所述第2方向相反的方向反射而入射到所述第1颜色分离元件,
所述第1颜色分离元件将从所述第1偏振光分离元件入射的所述第1光的第1偏振成分作为所述转换前的第3光向所述第2相位差元件射出,将从所述第1偏振光分离元件入射的所述第2光的第2偏振成分作为所述第4光射出,
所述第2颜色分离元件将从所述第3相位差元件入射的所述第2光的第2偏振成分中包含的第1颜色成分作为所述第5光射出,将所述第2光的第2偏振成分中包含的第2颜色成分作为所述第6光射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部具有:
光源;以及
第4相位差元件,其将从所述光源射出的所述第1光的第2偏振成分的一部分转换为所述第1光的第1偏振成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部具有使所述第4相位差元件以沿所述第1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旋转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装置具有第2反射元件,该第2反射元件位于所述第4光的光路中,将入射的所述第4光的一部分朝向所述第1颜色分离元件反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装置具有第3颜色分离元件,该第3颜色分离元件位于所述第4光的光路中,使入射的所述第4光中的与所述第5光相同波段的光透过,将与所述第6光相同波段的光朝向所述第1颜色分离元件反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光源装置具有第1会聚元件,该第1会聚元件位于所述第1相位差元件与所述第1反射元件之间,使从所述第1相位差元件入射的所述第1光会聚于所述第1反射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174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电粒子束装置和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电热丝、电热丝的制造方法以及真空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