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氧水生产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11100.4 | 申请日: | 2020-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8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冯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琨 |
| 主分类号: | C01B15/01 | 分类号: | C01B15/0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氧水 生产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氧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氧水生产装置。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氧水生产装置。一种双氧水生产装置,包括第二导管,速制装置,底架,控制屏,离气装置和点火塞;第一导管顶部与分沉装置相连接;分沉装置内左侧与速制装置相连接。本发明达到了对溶液进行移动式加热,使其均匀受热,加速中间产物分解,比固定加热能耗少,更快整体升温,提高速度;使容器内积累氧气,氧气达到一定量后,抑制双氧水分解;加速因重力分层的底层气体排出;促进同层溶液交流和底层溶液上流,使绝大部分沉淀产生在过滤容器内部,减少沉淀沉积在内壁腐蚀容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氧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氧水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过氧化氢,别名双氧水。纯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的黏稠液体,可任意比例与水混溶,是一种强氧化剂,水溶液俗称双氧水,为无色透明液体。其水溶液适用于医用伤口消毒及环境消毒和食品消毒。在一般情况下会缓慢分解成水和氧气,但分解速度极其慢,加快其反应速度的办法是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等或用短波射线照射。在不同情况下有氧化作用和还原作用。用于照相除污剂;彩色正片蓝色减薄;软片超比例减薄等。极易分解,不易久存。
工业上可通过电解硫酸溶液的方法制取双氧水,但双氧水本身性质活泼,在常温下就会自我分解,而且电解生产双氧水的速度较慢,并且电解最终获得的双氧水溶液中会混有少量硫酸溶液,需要在不引进其他杂质的情况下去除硫酸,很多情况下生产者为了降低成本会选择无视这部分杂质,导致双氧水效果减弱。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在生产中抑制双氧水自我分解,加速双氧水生产,同时能够以较低成本去除硫酸杂质的双氧水生产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双氧水本身性质活泼,在常温下就会自我分解,而且电解生产双氧水的速度较慢,并且电解最终获得的双氧水溶液中会混有少量硫酸溶液,需要在不引进其他杂质的情况下去除硫酸,很多情况下生产者为了降低成本会选择无视这部分杂质,导致双氧水效果减弱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氧水生产装置。
本发明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双氧水生产装置,包括水泵,第一导管,分沉装置,第二导管,速制装置,底架,控制屏,离气装置和点火塞;水泵顶端左侧与第一导管相连接;水泵左中部与第二导管相连接;第一导管顶部与分沉装置相连接;分沉装置内左侧与速制装置相连接,并且速制装置底中部与第二导管相连接;速制装置底左侧与底架相连接;速制装置左中底部设置有控制屏;速制装置顶端右侧设置有离气装置,并且离气装置右底部与速制装置相连接;离气装置右侧设置有点火塞。
分沉装置包括分沉箱,第一顶盖,第二顶盖,侧架轨道,侧架齿杆,注液直管,注液软管,可拆卸沉淀收集机构,第一滑块,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传动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和第一滑道;分沉箱顶部左侧与第一顶盖相连接;分沉箱顶部右侧与第二顶盖相连接;分沉箱内前部中上侧与侧架轨道相连接;分沉箱内后部中下侧与侧架齿杆相连接;分沉箱顶中部与注液直管相连接;侧架轨道内中部与可拆卸沉淀收集机构进行滑动连接,并且可拆卸沉淀收集机构后中部与侧架齿杆相连接;注液直管底部与注液软管互相套接,并且注液软管底部与可拆卸沉淀收集机构相连接;可拆卸沉淀收集机构右顶部与第一滑块进行传动连接;第一滑块前中部与第一连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一滑块顶部、底部和后部均与第一滑道进行滑动连接;第一连杆前端右下侧与第二连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二连杆前端右上侧与第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轮左下侧与第一锥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锥齿轮左前侧与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第二锥齿轮左侧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顶部与第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分沉箱左底部与速制装置相连接;分沉箱底部中左侧与第一导管相连接;第三传动轮右侧与速制装置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琨,未经冯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11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