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视网膜体内外联调系统和人工视网膜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11051.4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00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国;张思忍;梁业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科先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1/28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刘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视网膜 体内 外联 系统 测试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人工视网膜体内外联调系统和人工视网膜测试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测试治具用于通过数据处理设备的芯片接收人工视网膜装置产生的各路刺激电流;电信号传输装置用于传导测试治具输出的各路刺激电流;数据采集设备用于采集电信号传输装置传导的各路刺激电流,并将各路刺激电流转换成对应的刺激电压;数据处理设备用于接收数据采集设备传输的各路刺激电压,将各路刺激电压的电压幅度转换成对应的灰度信息,并将各灰度信息按照分辨率进行对应排列显示,从而实现对比由各灰度信息按照分辨率进行对应排列显示的图案与图像数据的图案,来检测人工视网膜装置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人工视网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人工视网膜体内外联调系统和人工视网膜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治疗疾病的新技术不断涌现,例如,已经出现治疗失明的人工视网膜技术,人工视网膜技术是通过转换装置将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转换成电信号,并将电信号通过植入在人体内的电极传导到大脑,利用该电信号刺激大脑从而产生视觉,因此,验证人工视网膜产品的可靠性和可行性是保证人工视网膜产品治疗效果的必须要的手段,但是,在实现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传统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传统技术无法验证人工视网膜产品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技术无法验证人工视网膜产品的可靠性和可行性的问题,提供一种人工视网膜体内外联调系统和人工视网膜测试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工视网膜体内外联调系统,包括:
测试治具,测试治具用于通过数据处理设备的芯片接收人工视网膜装置产生的各路刺激电流;各路刺激电流为由人工视网膜装置将其采集的图像数据按照对应的分辨率转换而成;
电信号传输装置,电信号传输装置用于传导测试治具输出的各路刺激电流;
数据采集设备,数据采集设备用于采集电信号传输装置传导的各路刺激电流,并将各路刺激电流转换成对应的刺激电压;
数据处理设备,数据处理设备用于接收数据采集设备传输的各路刺激电压,将各路刺激电压的电压幅度转换成对应的灰度信息,并将各灰度信息按照分辨率进行对应排列显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处理设备还用于连接人工视网膜装置;
数据处理设备控制人工视网膜装置将各刺激电流分批次输出;人工视网膜装置各批次输出的刺激电流的数量等于数据采集设备的采集通道数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数据采集设备包括4个采集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信号传输装置包括与数据采集设备的采集通道数量相同的传输通道;
传输通道包括容器、导电介质、输入电极以及输出电极;导电介质为与人体导电性能相同的介质;
导电介质放置于容器内;输入电极一端连接测试治具,另一端插入导电介质;输出电极一端连接数据采集设备,另一端插入导电介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电介质为PBS溶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人工视网膜装置的分辨率为50、126或1500;
人工视网膜装置将其采集的图像数据按照对应的分辨率转换成50、126或1500路刺激电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数据采集设备为PXIe采集设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测试治具为SOCKET测试治具。
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人工视网膜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科先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科先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10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组装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