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天然茜草石墨烯染发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210422.7 申请日: 2020-03-24
公开(公告)号: CN111329805A 公开(公告)日: 2020-06-26
发明(设计)人: 李雪雁;李丹苗;刘耀鹏;陈敏;蔡佳漫 申请(专利权)人: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主分类号: A61K8/9789 分类号: A61K8/9789;A61K8/73;A61K8/19;A61K8/04;A61Q5/1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28402 广东省中山市***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新型 天然 茜草 石墨 染发剂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茜草结合石墨烯‑壳聚糖的天然植物染发剂配方及制备技术,涉及天然植物型染发技术领域。包括:无害染料制备、技术要求、高染发剂吸附率、高效率制备流程。根据权利要求书所述的结合石墨烯和壳聚糖的天然植物染发剂配方及制备技术其特征在于:1)超声波辅助提取茜草植物中的茜草素提取液作为染色剂基本颜色,解决了化学染发剂含苯胺类衍生物造成人体伤害的问题;2)利用抗坏血酸还原氧化石墨烯,还原石墨烯与壳聚糖相互作用,增强其附着能力;3)制定石墨烯‑壳聚糖凝胶的制备方法;4)在参照、引用相近似标准基础上,通过实验测试、配料更新结合,制定了一种结合石墨烯和壳聚糖的天然植物染发剂配方及制备技术,填补了该项目的空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植物型染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即一种新型天然茜草石墨烯染发剂的配方及制备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市面上各类染发剂的种类层出不穷,其中氧化型染发剂因具有染色效果好、保持时间长及色调范围宽等优点,在欧美以及我国均到80 %以上的市场份额,是当前市场的主流产品。但因其以苯胺类衍生物为主要原料而有一定的毒性和致敏性,极易被皮肤和毛发吸收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表现为局部奇痒、红肿,严重时会致癌,甚至令人中毒死亡。所以,染发剂一直处于风头浪尖之上。一边是追求个性化,一边是对染发剂的担忧。因此,人们迫切需要真正的无毒,无害,天然的染发剂。

目前我国天然植物型染发剂相关的专利如下: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1395380.3发明名称石墨烯改性染发剂申请人南通强生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联系地址226400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经济开发区嘉陵江路北侧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改性染发剂,包括染发剂和显色剂;所述染发剂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各组分;石墨烯改性没食子酸5.0~15.0份,助剂10.0~15.0份,助溶剂15.0~25.0份,蒸馏水50.0~60.0份,蒸馏水50.0~60.0份,本发明通过对没食子酸的石墨烯改性,使得染发剂在染发之后由于石墨烯改性,使得染发剂在染发之后由于石墨烯存在的缘故,具有远红外理疗护法的作用。且通过石墨烯改性后的没食子酸,连接有石墨烯微片的染色剂与显色剂反应生成的染色分子上也会带有石墨烯微片,合适粒径大小的石墨烯为石墨烯微片,合适粒径大小的石墨烯微片能够稳固的卡在毛鳞片中,不易从毛发中脱落,延长染色效果。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0163553.2 发明名称天然植物染发剂申请人肖志远联系地址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体育南大街世纪佳泰大厦C座1033室摘要本发明属于染发剂领域,提供了一种天然植物染发剂,主要由下列组份组成:木蓝、何首乌、植物酵素、茜草、金合欢、植物油提取物、儿茶、旱莲草、渗透剂、吸收剂、增稠剂,上述组分混合均匀后加去离子水调成膏状,该染发剂采用纯天然无毒害植物作为染发剂主要原料,富含天然营养成分,具有无刺激性、无过敏等优点,着色后不易掉色,长期使用,有着养发护发的作用。本发明适用于染发。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609576 .7发明名称一种膏状天然植物染发剂申请人常州美胜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常州科教城创研港1号楼A1001摘要本发明属于染发剂领域,提供了一种膏状天然植物染发剂,主要由下列组份组成:木蓝、指甲花、假马齿苋、茜草、金合欢、余甘子、儿茶、咖啡树、旱莲草、渗透剂、吸收剂、增稠剂,加去离子水调成膏状。该染发剂采用纯天然无毒害植物作为染发剂主要原料,富含天然营养成分,具有无刺激性、无过敏等优点,长期使用,有着养发护发的作用。

有研究报道用氧化石墨烯代替原染发剂中有毒成分,得到更安全的染发剂。本发明将此为基础研制一种新的天然无毒染发剂,利用石墨烯的高表面积,柔韧性,导电性,导热性以及抗菌等性能,再配以茜草天然植物提取染液,制得到安全,无毒,无过敏和无刺激的新型天然石墨烯茜草植物染发剂。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未经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04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