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智能电网的数据中心需求响应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09948.3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1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玲;王晓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G06Q1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赖定珍 |
地址: | 810016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智能 电网 数据中心 需求 响应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智能电网的数据中心需求响应方法和系统,涉及智能电网。该方法包括:数据中心基于实时电价信息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预测,获得需求响应信号;智能电网根据需求响应信号发出对应的激励信息,数据中心响应需求响应信号,并进行对应需求响应信号的负载调节;智能电网根据数据中心响应需求响应信号的执行率给与对应的奖励,实现可以降低数据中心的自身能耗费用并节约电力成本,通过需求响应策略调节电网负载提高电网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电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向智能电网的数据中心需求响应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电网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一部分国家的电力公司已经着手提出一系列的需求响应计划项目,鼓励其用户参加进而降低电网高峰期的负载,提高电网的可靠性。一般来说,智能电网中的需求响应项目包括基于激励机制的和基于价格的项目。其中,基于激励的需求响应项目主要包括直接负荷控制、可中断负荷控制等,基于价格的需求响应项目主要包括分时电价、实时电价和尖峰电价等。一些电力公司也在尝试推出需求响应项目来实现削峰填谷的目标,需求响应计划也为用户提供激励来鼓励用户参与从而使功耗消耗适应需求响应目标。
随着数据中心提供的计算服务、存储服务的复杂度越来越高,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进步,用户对数据中心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这些因素导致数据中心的用电要求急剧提高,高能耗问题日益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数据中心作为电网的用电大户,而且数据中心的负载一般具有高灵活性、可调节特性等特点,是参与电网需求响应计划比较有潜力的对象,通过对数据中心本身的负载进行调节来参与需求响应计划,提供一种面向智能电网的数据中心需求响应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面向智能电网的数据中心需求响应方法,包括:
S1,数据中心基于实时电价信息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预测,获得需求响应信号;智能电网根据所述需求响应信号发出对应的激励信息,其中所述激励信息用于促进所述数据中心响应所述需求响应信号;
S2,所述数据中心响应所述需求响应信号,并进行对应所述需求响应信号的负载调节;
S3,所述智能电网根据所述数据中心响应所述需求响应信号的执行率给予对应的奖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通过判断实时电价对未来电网情况进行预测判断需求响应信号到达的时刻,同时智能电网将激励信息发送给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参与智能电网的需求响应,协助电网调节负载,同时可以降低数据中心的自身能耗费用并节约电力成本,通过需求响应策略调节电网负载提高电网可靠性,同时通过数据中心对需求响应的执行率给与对应奖励,吸引更多电网用户参数调节,实现电网与数据中心双方收益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S2具体包括:所述数据中心根据所述需求响应信号发布招标信息,用户根据所述招标信息提交投标信息;
所述数据中心根据所述投标信息选择胜标用户,推迟所述胜标用户的任务,支付所述胜标用户的推迟成本;
完成所述需求响应信号的响应,并进行负载调节。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通过数据中心招标需求响应任务,电网用户通过提交投标调节自身负载来参与需求响应;数据中心向胜标用户支付所需成本,激励用户主动参与需求任务,并按照拍卖结果重新分配用户的任务,推迟胜标用户的任务,降低需求时刻的用户负载量,以减少数据中心的功耗。数据中心通过有效调用其用户提交的任务来实现参数需求响应。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中心根据所述投标信息选择胜标用户具体包括:建立适应度函数公式,利用随机搜索算法对所述适应度函数公式进行求解,获得最优解,所述最优解对应的用户为所述胜标用户,所述适应度函数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大学,未经青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99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