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式电磁辐射监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09882.8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9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丛俊;余志宏;杨振涛;陈璞金;谭清梅;彭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辐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9/08 | 分类号: | G01R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4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电磁辐射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式电磁辐射监测装置,其包括电磁辐射监测仪,还包括机座、机座内设有顶推气缸,顶推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基板,电磁辐射监测仪安装在基板上,机座上设有与基板相对的开口,机座上滑动连接有两个用于遮住开口端盖板,两个盖板均通过联动件与基板连接,当基板向上移动时,两个盖板相互远离;机座的两侧对称设有多个用于驱动机座移动的驱动件,驱动件包括伺服电机、传动轴和滚轮,传动轴转动连接在机座上,且传动轴的一端与伺服电机的电机轴连接,另一端与滚轮连接。本发明具有增加电磁辐射监测仪监测范围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辐射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式电磁辐射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系统、广播电视发射系统、高压输变电系统等利用和产生电磁辐射的设备迅猛增多,在满足人们各种需求的同时,也衍生出电磁污染及防护问题。
公告号为CN20446225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磁辐射监测仪,包括太阳能供电装置和电磁辐射监测装置,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和所述电磁辐射监测装置通过供电线连接;还包括支撑架和与所述支撑架连接的旋转接头;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电磁辐射监测装置与所述旋转接头可旋转的连接。
但是现有的电磁辐射监测仪大多采用固定式进行定点监测,监测范围较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式电磁辐射监测装置,具有增加电磁辐射监测仪监测范围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移动式电磁辐射监测装置,包括电磁辐射监测仪,还包括机座、机座内设有顶推气缸,所述顶推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基板,所述电磁辐射监测仪安装在基板上,所述机座上设有与基板相对的开口,所述机座上滑动连接有两个用于遮住开口端盖板,两个所述盖板均通过联动件与基板连接,当所述基板向上移动时,两个所述盖板相互远离;所述机座的两侧对称设有多个用于驱动机座移动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包括伺服电机、传动轴和滚轮,所述传动轴转动连接在机座上,且传动轴的一端与伺服电机的电机轴连接,另一端与滚轮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启动伺服电机带动滚轮转动,驱动机座移动至待测点进行监测,由于监测仪可自由移动,实现了对多个点位进行连续监测的目的,增加了电磁辐射监测仪的监测范围以及监测效率;当电磁辐射监测仪处于待机状态时,其放置在机座内,当需要使用电磁辐射监测仪时,顶推气缸启动,推动基板上移,同时两个盖板在联动件的作用下自动将开口打开,使得电磁辐射监测仪从开口伸出,方便快捷,还起到了对电磁辐射监测仪的保护作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联动件包括牵引绳、转动连接在机座内的第一导轮、设置在机座内的立架和转动连接在立架上的芯轴,所述芯轴上设有第二导轮和齿轮,所述机座内顶壁上滑动连接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齿条与盖板连接,所述机座内顶壁设有凸块,所述凸块和齿条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基板连接,另一端绕过第一导轮后缠绕在第二导轮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基板上移时,牵引绳在基板的带动下拉动第二导轮转动,第二导轮带动齿轮转动,从而使得齿轮驱动齿条带动盖板移动,复位弹簧被压缩,当基板下降时,齿条在复位弹簧的弹性拉力下推动齿条复位,简单方便。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齿条端部设有导柱,所述导柱的一端穿过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柱的移动减小了齿条发生偏摆的可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座内设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滑动连接有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固定筒,所述固定筒与安装框内顶壁间连接有第三压缩弹簧,所述传动轴转动连接在固定筒内,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在固定筒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辐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辐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98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