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砂卵石地层中地铁车站端墙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09514.3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1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龚杰;吴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北方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10;E21D11/38;E21D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3 | 代理人: | 初向庆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东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卵石 地层 地铁 车站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砂卵石地层中地铁车站端墙施工方法,将端墙分内外两层,分3次浇筑,先浇筑端墙内层,给棚管施工提供稳定的工作面,再浇筑端墙外层先浇带对端墙内层进行加固,然后在端墙内层上施工管棚后再搭接严密防水卷材,最后再在棚管施工区外浇筑端墙外层后浇带,能保证端墙防水卷材的防水性能,从而保证基坑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铁地下车站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砂卵石地层中地铁车站端墙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地铁车站端头井(基坑)一般有两个盾构井,其中一个为盾构接收井,当车站位于砂卵石地层中,且临近既有线时,盾构接收前需要在车站端墙上施工管棚对地层进行加固,保证盾构施工安全与地层的稳定。由于端墙内侧都设有防水层,而管棚施工要在端墙上钻孔,因此按照常规的端墙与管棚施工方法,会对车站端墙的围护结构与防水卷材造成破坏,影响盾构接收时的施工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砂卵石地层中地铁车站端墙施工方法,该方法能保证管棚施工不破坏端墙防水卷材,保证盾构接收安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砂卵石地层中地铁车站端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端墙分为内层和外层,外层分为先浇带和后浇带,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先浇筑端墙内层,端墙内层与端墙围护桩之间采用植筋连接,形成整体结构;
(2)在施工完成的端墙内层表面铺设防水卷材,铺设时预留出防水卷材的上下搭接头;在端墙内层划出管棚施工区;
(3)紧贴端墙内层浇筑端墙外层先浇带,浇筑时预留出端墙内层上的管棚施工区;
(4)进行管棚施工,在端墙内层的管棚施工区钻孔并打入棚管;
(5)棚管施工完成后,对管棚孔洞进行封堵,然后将防水卷材在端墙内层表面搭接严密;
(6)浇筑端墙外层后浇带,将管棚施工区完全填充。
本发明将端墙分内外两层,3次浇筑,先施工端墙内层,给棚管施工提供稳定的工作面,再施工端墙外层先浇带对端墙内层进行加固,端墙内层上施工管棚后再搭接严密防水卷材,最后再在棚管施工区外浇筑端墙外层后浇带,可总结为“先期施做端墙+防水卷材+后期施做端墙”的三明治结构,能保证端墙防水卷材的防水性能,从而保证基坑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施工流程图;
图2是端墙内层混凝土浇筑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向示意图;
图4是端墙外侧先浇带浇筑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B-B向示意图;
图6是端墙内层棚管施工区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C-C向示意图;
图8是端墙外层后浇带浇筑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D-D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保证管棚施工不破坏防水卷材的密闭性,将端墙分为内层和外层,防水卷材设置在内外层之间。外层分为先浇带和后浇带,便于进行管棚施工和防水卷材搭接。
施工流程如图1所示,先浇筑端墙内层,端墙内层铺设防水卷材,然后浇筑外层先浇带,留出管棚施工位置,进行管棚施工,搭接密实防水卷材,最后浇筑端墙外层后浇带。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1)如图2、图3所示,先浇筑端墙内层1,端墙内层1与端墙围护桩2之间采用植筋连接,形成整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北方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北方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95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