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模态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09207.5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6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余方超;方贤进;张又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5/02 | 分类号: | G05B15/02;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10 | 代理人: | 陈丽嫦 |
地址: | 232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模态 智能家居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多模态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及方法,主要以微型主机为底层实现平台,结合各类感知设备,将接收到的声音、图像等信息经过处理转换成对应家用电器的红外控制信号,从而实现智能化控制,整个实现框架可以分为三个模块:管理模块、感知模块、控制模块;以微型主机作为信号接收和处理平台,实现了语音、手势等指令和红外控制信号之间的转换,在不对传统家居进行改造的情况下实现了家居控制的智能化,这种方式大大降低了家居设备智能升级的成本,并且提供了更加便捷、人性化的服务,与市场中常见的智能家居设备相比,实现了一套完整的家居设备智能化的方法体系,并且提供了友好的用户管理接口,用户可以方便的对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可以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和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多模态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等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智能家居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传统的家用电器大多采用红外线遥控器的方式进行控制。这种控制方式的缺点在于必须使用遥控器作为控制设备,而且每一种电器都必须配备特定指令的遥控器,除此之外,一旦遥控器损坏或者遗失,会带来诸多不便。而智能家居家居在传统家居设备的基础上增加了感知和通信模块,并且采用语音、手势等更加方便的控制方式,可以给人们带来更加高效、快捷、人性化的居家体验。
目前,人们正处在一个从传统家居向智能家居过渡的时期。由于智能家居的价格较为昂贵,所以目前还没有大规模普及,针对目前存在的大量的传统家居,一种替代的解决方案是是在其基础上增加智能化控制模块,使其实现类似于智能家居的功能。但是,这种方式的成本较高且需要对设备进行改造,除此之外,目前还没有较为完善的体系和方法去解决传统智能家居的智能化控制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多模态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家用电器大多数必须采用红外线遥控器的方式进行控制;没有较为完善的体系和方法去解决传统智能家居的智能化控制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多模态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及方法,主要以微型主机为底层实现平台,结合各类感知设备,将接收到的声音、图像等信息经过处理转换成对应家用电器的红外控制信号,从而实现智能化控制,整个实现框架可以分为三个模块:管理模块、感知模块、控制模块。
优选的,所述的管理模块为系统提供统一的web访问配置界面,用户可以通过手机PC等终端设备对其进行访问并对相关的资源进行配置,该web应用提供的服务包括:
(1)对访问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并且提供对用户的管理,包括增、删、改、查;
(2)对家居设备进行管理,包括设备的增、删、改、查,设备的编号,以及设备红外控制信息的导入和修改;
(3)用户可以自定义红外控制信息手势指令之间的关联;
(4)用户可以通过远程终端设备来对该web应用进行访问,并且对家居设备进行控制。
优选的,所述的感知模块的主要作用感知控制信号,并对其进行处理,所述的控制信号主要红外线、语音、图像:
(1)感知红外线信号采用红外线接收装置,该装置可以接收各类家居设备的遥控器发射的红外控制信号,从而获取到其不同控制指令的编码信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复制各类家居设备的红外控制信号,从而实现其他控制指令与红外控制信号之间的关联;
(2)感知语音信号采用麦克风阵列,除此之外,感知模块还提供对语音信号的处理和识别;
(3)感知图像信息采用摄像头,所述的图像信息主要是指手势,感知模块通过摄像头拍摄到用户的手势动作,并对其进行处理和识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92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辆的开关装置和相关车辆
- 下一篇:用于对光纤耦合进行优化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