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河道治理用生态净化体系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08091.3 | 申请日: | 2020-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06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克勤;周宁;董伊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碧泓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10 | 分类号: | C02F3/1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杨慧林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 治理 生态 净化 体系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道治理用生态净化体系,包括河道治理用生态净化体系,包括曝气装置,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管,曝气管具有两段相互平行的管道部,两管道部之间设有多组中空纤维复合生物膜和多组仿生水草,中空纤维复合生物膜包括若干膜纤维,各膜纤维包括选择性透氧膜,选择性透氧膜涂覆有疏水纳米涂料层,选择性透氧膜围成用于容纳空气的腔体,膜纤维的外表面连接有多根长短不一的棉纤维;仿生水草包括若干柔性的且相互平行的仿生水草丝,仿生水草丝包括主干以及亲水性的环状纤维,环状纤维形成放射状结构,环状纤维包括若干围成环形的超细纤维,超细纤维所形成的环的直径长度至少包括两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道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道治理用生态净化体系。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的不断扩张,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我国城市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城市河道中的水体多被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等污染物污染,黑臭水体已是我国各城市河道普遍存在的现象,城市黑臭河道的治理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重点解决的环境问题。河道污染具有污染途径多、污染程度严重、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污染区域广、分布范围宽、自然生态系统破坏严重、非点源污染越来越严重等特点。
目前,因此,开发更多的用于河道净化的技术和体系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河道治理用生态净化体系,本发明比表面积大,提高了微生物的附着性。
本发明的一种河道治理用生态净化体系,包括曝气装置,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管,曝气管的一部分置于河道水体中,曝气管具有两段相互平行的管道部,其中一段管道部位于另一段管道部的上方,两管道部之间设有多组中空纤维复合生物膜和多组仿生水草,单个仿生水草位于相邻两个中空纤维复合生物膜之间;
中空纤维复合生物膜包括若干膜纤维,各膜纤维包括选择性透氧膜,选择性透氧膜围成用于容纳空气的腔体,腔体沿膜纤维的长度方向延伸,膜纤维的外表面连接有多个棉纤维组,每组棉纤维组中包括多根长短不一的棉纤维,棉纤维用于微生物的附着和生长;选择性透氧膜远离外表面的一侧表面涂覆有疏水纳米涂料层;腔体与曝气管流体连通;
仿生水草包括若干柔性的且相互平行的仿生水草丝,仿生水草丝包括主干以及与主干连接的若干环状纤维,环状纤维沿靠近至远离主干的方向上形成放射状结构,环状纤维设有亲水性涂层,环状纤维包括若干组超细纤维组,每组超细纤维组中包括多个围成环形的超细纤维,超细纤维所形成的环的直径长度至少包括两种。
进一步地,疏水纳米涂料层包括疏水纳米颗粒,疏水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0-500nm。
进一步地,膜纤维还包括呈网格状的聚偏氟乙烯纤维层,聚偏氟乙烯纤维层环绕于选择性透氧膜的外部。
进一步地,多根棉纤维围绕膜纤维的外表面设置且棉纤维远离膜纤维的外表面的一端形成波浪形表面。
进一步地,膜纤维的外表面包裹有编织层,编织层呈网格状,棉纤维的另一端与编织层连接。
进一步地,环状纤维还包括连接部,超细纤维包括靠近主干的近端部和远离主干的远端部,连接部的一端与主干连接,连接部的另一端与各超细纤维的近端部连接。
进一步地,各超细纤维的远端部与主干的距离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主干包括多根合股的中心绳,中心绳的外周绞合有至少三根绳股。
进一步地,中心绳大致合股成三角形,三角形的各条边大致呈弧形。
进一步地,环状纤维沿主干的周向均匀分布。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碧泓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碧泓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80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