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大规模AI数据流处理的集群汇集通信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07619.5 | 申请日: | 2020-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00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奎;那丽春;涂聪;姜海粟;王季喜;梁荣欣;吴明杰;龚慧林;庄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9/50 | 分类号: | G06F9/50;G06F13/28;H04L67/1097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颖 |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大规模 ai 数据流 处理 集群 汇集 通信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大规模AI数据流处理的集群汇集通信系统,运用统一的流配置和路由机制,屏蔽了应用程序对内网节点、汇集节点、GPU计算节点、外部传感节点的物理地址信息,只需按照功能类别和流的名字编写通信应用,大大地降低了应用的复杂度;基于组确认通信机制,大大减少了通信确认而造成的额外开销,实现了大规模并发数据流的可靠通信,克服了基于连接的可靠通信机制耗费通信资源的弱点,大大提高了并行通信的效率;采用动态配置机制,可灵活分配传感节点、汇集节点、GPU计算节点的网络关系和网络拓扑结构,适应性强;汇集并发AI数据流提交GPU计算,充分发挥了GPU计算的SPMD优势;汇集并发数据流,充分利用DMA通信机制,大大提高了通信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面向大规模AI数据流处理的集群汇集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相应的复合应用已经在各个领域展开,特别是基于视频和传感数据流的实时分析技术应用已经成为热点。例如,大规模视频监控用于公交系统拥挤度实时分析、用于大社区范围的养老照护、工业自动化分拣应用等。对于这些基于视频传感的大规模应用面临诸多问题需要解决:1)传感信息的实时处理对前端传感设备的成本提出了挑战;2)视频数据的实时传输对通讯网络产生了压力;3)视频数据的存储和传输对隐私保护问题带来了应用难点(如居家养老照护隐私问题)。这些都为边缘计算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机会。其关键是构建高性能价格比的边缘计算架构、数据流汇集模型和应用支撑模式。基于GPU集群协同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边缘计算系统通过分解深度学习任务为2部分,一部分在前端智能传感器执行,另一部分在后端GPU集群并发执行。数以千计的前端智能传感器通过执行部分深度学习任务形成了AI数据流,并且需要把这些AI数据流发往后端。以小型GPU集群为中心的边缘计算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局部大规模传感的汇集、传输、计算和存储的综合高性价比系统。然而面对数千个AI数据流的接入、集群内传输以及通信的可靠性问题都为业界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的相近的通信系统存在以下问题:1)大规模AI流都存在这并发周期性,也就是说,数千个流按照一定的周期传输数据流单元,GPU集群按照这个周期并行处理数千个数据流单元,这样可以有效发挥GPU及GPU集群的SPMD(Single Program Multi Data)的设备优势特性。然而,支持这种通信特性需求的系统还没见报导。2)外网传感节点通过流汇集节点把信息传入GPU计算集群,GPU计算集群内的节点也需要通过汇集节点传输信息到外部传感节点,增加了应用设计的复杂性。3)现有系统基于连接的的可靠数据流通信机制,限制了系统接入和并发处理数据流的规模,同时不具备灵活的迁移性,使得负载均衡的开销增大以及灵活性降低,不适合大规模的处理机制的扩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大规模AI流对通信带来压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大规模AI数据流处理的集群汇集通信系统,其通过动态配置节点,利用前端智能传感设备固有的周期地获取数据、传输数据的特点,把数千个AI传感特征并发传输到汇集集群网络中各个汇集节点,再根据GPU计算节点的计算任务和计算能力的特性把这些并发的数据流单元,传输到GPU集群中的计算节点并按照SPMD模式统一并行实时处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面向大规模AI数据流处理的集群汇集通信系统,系统包括数千个智能传感器节点组成的传感器系统、任务配置系统、数个汇集节点组成的汇集集群网络、GPU集群中计算节点组成的计算集群网络;调用任务配置系统中调配,把数千个AI传感特征并发传输到汇集集群网络中各个汇集节点,再根据GPU计算节点的计算任务和计算能力的特性将并发的数据流单元传输到GPU集群中的各个计算节点,并按照SPMD模式统一并行实时处理。
所述面向大规模AI数据流处理的集群汇集通信系统,系统数据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76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设备室风机管道的导水盘装置
- 下一篇:悬浮架试验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