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纯电动车充电业务消息推送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06948.8 | 申请日: | 2020-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4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玲;刘峰学;王爱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7C5/00;G07C5/08;H04W4/14;H04W4/44;G01R31/00;G01R31/388;G01R31/392;G01R19/16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0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动车 充电 业务 消息 推送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纯电动车充电业务消息推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充电桩故障检测系统,检测模块实时采集充电桩的电流、电压、电量信息并传送给处理器,当检测模块检测到的信息超过预定阈值模块的信息范围,处理器触发状态报警模块,并把状态报警信息推送给充电桩运营服务商平台,充电桩运营服务商平台把状态报警信息反馈给客户端运营服务商平台。客户端运营服务商平台实时以短信和APP消息推送两种方式推送给客户终端。本发明公开的基于纯电动车充电业务消息推送的系统实时推送充电结束或充电异常,以便车主能了解实时情况并及时进行相关处理,确保操作更加便捷智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智能网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纯电动车充电业务消息推送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植发展之下,在全球新能源车市场上,中国的新能源车市场占据了半壁江山;随着新能源车的普及,以及车联网技术的提高,联网技术也普遍运用在电动车的充电桩上,使充电桩更智能地服务电动车车主;现有技术中,电动车充电时,客户想知道充电的状态,可以通过打开特定的APP来查看电动车充电的状态,但是这样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当客户未打开APP时,无法得知充电的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纯电动车充电业务消息推送的系统及方法,可以在客户未打开APP 时,也可以实时推送充电结束或者充电异常给车主或桩主,以便车主能了解实时情况并及时进行相关处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纯电动车充电业务消息推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充电桩故障检测系统,充电桩故障检测系统包括检测模块、预定阈值模块、处理器、状态报警模块、充电桩运营服务商平台、客户端运营服务商平台、客户终端,处理器和检测模块、状态报警模块电连接,检测模块实时采集充电桩的电流、电压、电量信息并传送给处理器,当检测模块检测到的信息超过预定阈值模块的信息范围,处理器触发状态报警模块,并把状态报警信息推送给充电桩运营服务商平台,充电桩运营服务商平台把状态报警信息反馈给客户端运营服务商平台。另外车载终端也会实时采集整车电池信息及整车充电故障等信息,并推送给客户归属运营商,最终客户端运营服务商平台实时以短信APP消息推送两种方式推送给客户终端。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超出预定阈值模块的信息范围包括充电结束的状态和充电故障状态,TBOX实时采集整车SOC 值和整车充电故障(如整车电池故障),并将实时采集到的信息推送到客户端运营服务商平台,例如当充电结束时,即整车SOC 为100%时,TBOX端会将SOC 100%发给客户端运营服务商平台,客户端运营服务商平台再以短信和APP 消息推送两种方式推送给用户手机上,告知用户整车充电已完成;充电桩自身充电故障的检测模块内置于充电桩本身,检测模块能实时采集充电桩的电流、电压信息,当采集的电流≥35.2A,则触发过流故障报警;当采集的电压在165V或165V以下,则触发欠压故障报警;当采集的电压达265V或265V以上,则触发高压故障报警。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检测模块的型号为V9261F,所述检测模块具有三路独立的过采样Σ/Δ ADC:一路电压、一路电流和一路多功能测量通道,V9261F 内部集成一个多功能测量通道,多功能测量通道能测量电流/地/温度,多功能测量通道只有一个ADC,电流/地/温度交替测量。由于M 通道只有一个ADC,所以电流/地/温度只能交替测量。
电流检测,当RX 引脚上发生低电平到高电平的跳变(跳变的低电平和高电平需要各持续250us)时,系统进入电流检测模式;当采集的电流≥35.2A,则触发过流故障报警;
电压检测,UP 为电压P端(正极)输入,UN是电压N(接地)端输入,采用电压互感器方式或电阻分压方式采集电压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69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散凸台处高温回流区的燃烧室装置
- 下一篇: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