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装在方向盘上的车用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06600.9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7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于锋;李明;宋薇;陈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1/04 | 分类号: | B62D1/04;B60K35/00;B62D1/06;B60H1/00;B60H1/34;B60H3/06;B60Q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董学文 |
地址: | 13001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装 方向盘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车辆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安装在方向盘上的车用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圈、控制台、竖杆、横杆、空气循环结构、调节板、控制键和显示器,所述控制圈上与控制台连接,所述横杆的左右两端与控制圈的内壁连接,所述竖杆的一端安装在横杆中部位置,所述竖杆的另一端安装在控制圈的内壁,通过安装在控制台上的多个传感器进行操作,实现信息的处理操作,同时根据显示器进行操作,方便进行信息交互,再通过控制键,进行指纹识别操作,提高控制的安全性,同时可以定义语音唤醒,提高与车机的信息交互能力,然后通过空气循环结构可以直接进行空气循环等操作,提高方向盘的实用和智能化程度,提高行业发展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安装在方向盘上的车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方向盘是操纵行驶方向的轮状装置。其功能是将驾驶员作用到转向盘边缘上的力转变为转矩后传递给转向轴。
最初的汽车是用舵来控制驾驶的。把汽车行驶中产生的剧烈振动传递给驾驶者,增加其控制方向的难度。当发动机被改为安装在车头部位之后,由于重量的增加,驾驶员根本没有办法再用车舵来驾驶汽车了。方向盘这种新设计便应运而生,它在驾驶员与车轮之间引入的齿轮系统操作灵活,很好地隔绝了来自道路的剧烈振动。不仅如此,好的方向盘系统还能为驾驶者带来一种与道路亲密无间的感受。
现有的车用方向盘中,会在其表面安装多个按钮,用来实现快捷操作的目的,但此种操作结构采用机械按钮控制,不能有效的提升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且机械化设计较死板,不能很好的提高车辆的整体档次,且机械按钮使用在方向盘上,其创新性较低,降低了汽车的发展速度,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方向盘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在方向盘上的车用控制装置,能够提高方向盘的操作性能,增加方向盘的智能化程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装在方向盘上的车用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圈、控制台、竖杆、横杆、空气循环结构、调节板、控制键和显示器,所述控制圈上与控制台连接,所述横杆的左右两端与控制圈的内壁连接,所述竖杆的一端安装在横杆中部位置,所述竖杆的另一端安装在控制圈的内壁,所述横杆与竖杆的连接处与调节板连接,所述显示器安装在调节板上,所述控制键安装在横杆上,所述空气循环结构与横杆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安装在方向盘上的车用控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控制台嵌入安装在控制圈上,所述控制台包括传感器总成、壳体和控制器,所述传感器总成与控制器双向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外部驱动电源连接,所述壳体与控制圈之间嵌入连接,所述壳体与控制圈的材质相同且均为铝合金。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安装在方向盘上的车用控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竖杆与横杆之间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所述竖杆上开有槽孔,所述竖杆内安装有滑动结构,所述滑动结构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滑动结构的顶部位于槽孔的外部,所述滑动结构包括滑轮、探针和感应盘,所述滑轮与探针接触连接,所述探针与感应盘固定连接,所述感应盘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安装在方向盘上的车用控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横杆上还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由按键组组成,所述按键组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键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键上集成有指纹识别单元,所述横杆和竖杆的外壁均包裹有橡胶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66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