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的平台化前端产品总成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05910.9 | 申请日: | 2020-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9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周超群;陈浩;陈昭;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恒信汽车内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Q1/04 | 分类号: | B60Q1/04;B62D21/09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平台 前端 产品 总成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平台化前端产品总成,涉及汽车前端制造领域。该用于汽车的平台化前端产品总成,包括支架本体和大灯臂,所述支架本体通过紧固件与车身固定连接,所述支架本体的侧边且靠近后端通过紧固螺栓与大灯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大灯臂的另一端通过紧固件与车身固定连接,所述大灯臂包括第一灯臂、第二灯臂、第三灯臂,所述第一灯臂、第二灯臂、第三灯臂的数量均为两个,且第一灯臂、第二灯臂、第三灯臂分为左灯臂与右灯臂。通过对前端平台化的设计,将前端本体与大灯臂分开开发尺寸得到减小,有利于变形控制,提高产品稳定性,并且大大降低开发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前端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汽车的平台化前端产品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行业在整车上已有很多方面平台化,还没有单个零件平台化一说,就我们生产的前端而言,在零部件制造行业内,大都采用的是一种车型开发一款独有前端供货至主机厂流水线的运送模式,此种方式适合销量较大的畅销车型。对于前端来说开发一款新的前端单单模具费用就超过百万,在当前汽车行业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一款车型还没销售多少就需要换年度车型,一般我们的前端涉及外观又是必换件,一款车型每做年度车型就新开一个前端,对于我们供应商而言,一副模具还没分摊完就换是很大的损失,对于主机厂来说也是不小的压力。
目前的开发方式由于前端本体和大灯臂是一体的,产品Y向尺寸较大,这样在生产的过程中产品变形不易控制,前期模具需要进行多次修改才能控制在有效公差内,影响周期。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的平台化前端产品总成,解决了现在在进行前端本体与大灯臂开发时,是通过一体的方式进行加工的,这样使得产品由于Y向尺寸较大,在生产中容易产生变形,而且需要对模具反复进行修改才能控制在有效公差内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汽车的平台化前端产品总成,包括支架本体和大灯臂,所述支架本体通过紧固件与车身固定连接,所述支架本体的侧边且靠近后端通过紧固螺栓与大灯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大灯臂的另一端通过紧固件与车身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大灯臂包括第一灯臂、第二灯臂、第三灯臂。
优选的,所述第一灯臂、第二灯臂、第三灯臂的数量均为两个,且第一灯臂、第二灯臂、第三灯臂分为左灯臂与右灯臂。
优选的,所述大灯臂的端部与支架本体的侧边连接位置的结构相配合。
工作原理:使用时,在遇到相差不大的车型或原有车型进行年度改款时,通过新开不同大灯臂2来实现,将支架本体1和第一灯臂21通过螺栓呈对称装在一起使用在S车型,将支架本体1和第二灯臂22通过螺栓呈对称装在一起使用在M车型,将支架本体1和第三灯臂23通过螺栓呈对称装在一起使用在K车型。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的平台化前端产品总成。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对前端平台化的设计,将前端本体与大灯臂分开开发尺寸得到减小,有利于变形控制,提高产品稳定性,并且大大降低开发成本。
2、通过不停种类大灯臂的设计,使得该总成能够使用与不同种类的车型,使用范围更加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架本体;2、大灯臂;21、第一灯臂;22、第二灯臂;23、第三灯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恒信汽车内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恒信汽车内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59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