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视化的计算机互连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05360.0 | 申请日: | 2020-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4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苏娜;李晓岩;周雪芳;尹成波;史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黄海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学府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视化 计算机 互连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化的计算机互连系统,包括管理员服务器、控制处理中心、数据可视化模块、安全数据接口和服务器,所述管理员服务器与控制处理中心实现双向连接,并且控制处理中心与数据可视化模块实现双向连接,本发明涉及计算机互连系统技术领域。该可视化的计算机互连系统,通过控制处理中心与安全数据接口实现双向连接,利用管理员服务器与互连服务器的内部设置的I/O模块和I/O子模块可以轻松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互连,使网络管理员可以方便的对多个服务器计算机执行数据互连操作,有效地缩减了管理员执行操作时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并且对于两台互连数据的计算机进行可视化处理,更加方便了管理员操作的执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互连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视化的计算机互连系统。
背景技术
互连网络是由开关元件按一定拓扑结构和控制方式构成的网络以实现计算机系统内部多个处理机或多个功能部件间的相互连接,在并行处理计算机系统、分布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网等由多个处理机或多个功能部件组成的各种系统中,都会遇到机间互连问题,互连必须遵循一定的拓扑结构,通过开关元件来完成,以一定的控制方式实现机间通信,因此,互连网络是这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系统的性能指标有决定性的影响,
大多数计算机网络都为服务器计算机配有一个或多个系统管理员,即操作人员,系统管理员监控在服务器计算机上运行的软件的操作,装载新的软件包,删除过时的文件,以及执行为维护网络的运行所必需的其它任务,虽然大多数的管理任务(如修改软件、删除文件等等)可以通过网络从一个客户计算机上执行,但在某些场合,网络管理员必须亲自坐在服务器计算机一端,引导对该服务器的访问和操作,例如,通过网络重新启动一个服务器计算机是不可能的,如果该服务器计算机离得不近,则执行象重新启动这样简单的任务所需的时间也是相当长的。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视化的计算机互连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网络管理员对多个服务器计算机执行操作时较为不便,费时较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视化的计算机互连系统,包括管理员服务器、控制处理中心、数据可视化模块、安全数据接口和服务器,所述管理员服务器与控制处理中心实现双向连接,并且控制处理中心与数据可视化模块实现双向连接,所述控制处理中心与安全数据接口实现双向连接,并且安全数据接口与服务器实现双向连接,所述管理员服务器包括管理员登录模块、管理员信息确认模块、管理员操作界面和连接指令模块,所述数据可视化模块包括数据接收模块、数据整理模块、图像成型模块和图像输出模块,所述安全数据接口包括数据加密模块和I/O模块,所述服务器包括I/O子模块、数据加密子模块、服务器控制中心、数据获取模块和指令编辑模块。
优选的,所述管理员登录模块的输出端与管理员信息确认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并且管理员信息确认模块的输出端与管理员操作界面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管理员操作界面的输出端与连接指令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管理员操作界面的输入端与控制处理中心的输出端连接,并且控制处理中心的输入端与连接指令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数据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整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并且数据整理模块的输出端与图像成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图像成型模块的输出端与图像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数据接收模块的输入端与控制处理中心的输出端连接,并且控制处理中心的输入端与图像输出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数据加密模块的输出端与I/O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并且I/O模块与服务器实现双向连接,所述数据加密模块与控制处理中心实现双向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黄海学院,未经青岛黄海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53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