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类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04185.3 | 申请日: | 2020-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0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陆毅;王宁伟;杨琳玲;李丙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海关综合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1/28;G01N1/38;G01N1/40;G05D7/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陈炳萍 |
地址: | 21200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类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类检测系统,涉及检测与分析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箱体、电源装置、多根第一传输管、样品罐、第一储液罐、第二储液罐、第三储液罐、第四储液罐、第五储液罐、第六储液罐第一电磁阀、第二传输管、第三传输管、第一萃取装置、第二萃取装置、微型定量抽吸泵、第四传输管、搅拌装置、时间控制器、导液管、第五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传输管的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搅拌装置、时间控制器和微型定量抽吸泵均连接有PLC控制器。该系统能对走私红油检测前处理进行自动化操作,减少检测工作量及检测样品前处理过程中的误差,且能随时随地进行现场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与分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油类 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普通柴油中掺入以醌茜为主要成分的染料,使其颜色从浅黄色 变为清亮的红色,称之为“红油”,是香港地区对工业专用柴油的一 种俗称。由于这类柴油在香港是免税油品,其价格低于普通柴油,偷 运进口后,所获取的利润比其他柴油明显要高,成为走私柴油的主要 方法,因此我国将走私柴油一般称之为“红油”。
对于此类“红油”,现有技术中的检测鉴定方法通常是针对于醌 茜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目前,针对于“红油”的检测鉴定,通常是用 量筒量取50ml柴油样品,加入到100ml分液漏斗中,再用量筒分别 移取5ml氢氧化钠溶液和5ml正丁醇至分液漏斗中,然后具塞快速摇 动约45s,并注意排气。然后,拔出分液漏斗的塞子,将其放置于漏 斗架上静止10min中,使两相完全分离。如水层呈现蓝紫色,则说明 该样品含有醌茜,即完成定性检测分析。然后进行定量检测分析,打 开上述分液漏斗的旋塞,将已变成蓝紫色的水层直接转移至另外一个 分液漏斗中进行第二次萃取和第三次萃取,然后将最后的萃取液过滤 至比色皿中,即完成定量检测分析。
现有技术中,对“红油”进行定性和定量的鉴定分析过程中,均 为人工操作,操作步骤繁琐,容易出现误差,且检测鉴定效率较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类检测系统,能够对走私红油检测鉴 定的前处理进行自动化操作,减少检测人员的工作量及检测人员对检 测样品进行前处理过程中的误差,且能够随时随地进行现场检测。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油 类检测系统,包括箱体、可拆卸安装于箱体内的检测处理单元和电源 装置,所述检测处理单元包括多根第一传输管,所述多根第一传输管 顶端分别连接有样品罐、第一储液罐、第二储液罐、第三储液罐、第 四储液罐、第五储液罐和第六储液罐;
所述第一传输管均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样品罐底端的第一传输 管侧壁连接有靠近第一电磁阀底端的第二传输管,所述第二传输管侧 壁与第一储液罐、第二储液罐和第三储液罐底端的第一传输管的端部 连接,所述第二传输管的端部与第四储液罐底端的第一传输管的侧壁 连接,所述第二传输管的端部靠近第一电磁阀底端;所述第四储液罐、 第五储液罐和第六储液罐底端的第一传输管连接有第三传输管;
所述第三传输管端部连接有第一萃取装置;所述样品罐底端的第 一传输管连接有第二萃取装置;所述第一萃取装置连接有抽吸端位于 第一萃取装置内部的微型定量抽吸泵,所述第二萃取装置底端连接有 第四传输管,所述第四传输管的端部与第一萃取装置顶端连接;所述 第一萃取装置和第二萃取装置均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连接有 时间控制器;
所述第二传输管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靠近第四储液 罐底端的第一传输管与第二传输管端部的连接部;所述第四储液罐设 有靠近第三传输管的第三电磁阀;所述第四传输管设有第四电磁阀; 所述第一萃取装置底端设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设有第五电磁阀;
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 电磁阀、搅拌装置、时间控制器和微型定量抽吸泵均连接有PLC控制 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海关综合技术中心,未经镇江海关综合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41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