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屏蔽导电胶带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04003.2 | 申请日: | 2020-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3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徐振东;韩奎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富印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J7/21 | 分类号: | C09J7/21;C09J9/02;C09J133/08;C09J175/08;C09J11/04;C09J11/06;D06M11/83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凯伟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27 | 代理人: | 刘荣 |
| 地址: | 246000 安徽省安庆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屏蔽 导电 胶带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屏蔽导电胶带,包括基材及涂覆在基材上的胶黏剂,其中胶黏剂包括如下配方的组分:40‑70重量份的丙烯酸异辛酯、10‑20重量份的丙烯醇络合物,10‑20重量份的精丙烯酸,1‑10重量份的气相二氧化硅,10‑20重量份的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5‑15重量份的十二硫醇;5‑10重量份的氮化硼,3‑8重量份的铁粉和8‑18重量份的化合物I。本发明的胶黏剂有很好的拉伸强度和耐候性,并且胶黏剂中有导电成分,同时基材为导电布,导电布经过特殊处理,与胶黏剂结合,电磁屏蔽效果极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产品粘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磁屏蔽导电胶带。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通讯电子蓬勃发展与深度发展的时代,高频、超高频电磁信号的应用已在迅速的扩张发展,应用的领域与范围得到了无限的伸展。在高频信号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效应,电磁辐射导致的电磁污染和信息泄露成为日益严峻的问题,尤其在军事领域,电磁屏蔽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缩写EMC,就是指某电子设备既不干扰其它设备,同时也不受其它设备的影响。电磁兼容性和我们所熟悉的安全性一样,是产品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安全性涉及人身和财产,而电磁兼容性则涉及人身和环境保护。因为屏蔽体对来自导线、电缆、元部件、电路或系统等外部的干扰电磁波和内部电磁波均起着吸收能量(涡流损耗)、反射能量(电磁波在屏蔽体上的界面反射)和抵消能量(电磁感应在屏蔽层上产生反向电磁场,可抵消部分干扰电磁波)的作用,所以屏蔽体具有减弱干扰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中常用的胶带电磁屏蔽效果不好的问题,提供一种电磁屏蔽导电胶带。
为达以上目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电磁屏蔽导电胶带,包括基材及涂覆在基材上的胶黏剂,其中胶黏剂包括如下配方的组分:40-70重量份的丙烯酸异辛酯、10-20重量份的丙烯醇络合物,10-20重量份的精丙烯酸,1-10重量份的气相二氧化硅,10-20重量份的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5-15重量份的十二硫醇;5-10重量份的氮化硼,3-8重量份的铁粉和8-18重量份的化合物I。
优选地,丙烯醇络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聚氧化丙烯醇在120℃下抽真空除水30min。然后在氮气保护的氛围下,边搅拌边将聚氧化丙烯醇滴加到过量的二异氰酸酯中(-NCO与-OH基团摩尔比为2:1),并加入少量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反应温度控制在90-100℃,反应1h后停止加热并降温出料,即得丙烯醇络合物。
优选地,化合物I的结构式为
优选地,AA精丙烯酸的制备方法为:丙烯氧化产物经水吸收和精馏而得到含有10~1000ppm丙烯醛、糠醛和/或苯甲醛等杂质的粗丙烯酸为原料,往粗丙烯酸中加入阻聚剂对苯二酚,选择含3~10碳原子的醇类物质为脱醛试剂先与粗丙烯酸中的醛进行反应,然后进行间歇或连续减压精馏,减压精馏真空度为0.1~50kPa,得到醛含量为零并且丙烯酸纯度达99.80%以上的聚合级精丙烯酸,然后在聚合级精丙烯酸中加入丙烯酸重量份数0.1-0.5%的白藜芦醇,在68-90℃温度下,聚合20min,得到AA精丙烯酸。
优选地,丙烯酸异辛酯、与丙烯醇络合物、精丙烯酸的重量份数比为3:1:1。
优选地,丙烯酸异辛酯化合物I的重量份数比为5:1。
优选地,所述基材为经过处理的导电布。
优选地,导电布的处理方法为:a、用渗透剂TF104K 5g/L和除油剂4g/L对无纺布进行油质去除,100℃温度保温20分钟,使坯布充分去油除质,b、将步骤a处理后的无纺布放入浓度为100-650ppm的银离子溶液中电镀60min,然后取出,在50-80℃下烘干,得到双面电镀层为2-50nm的电镀银层的导电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富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富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40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滚动磨盘式石墨粉制备加工系统
- 下一篇:环卫车高压蒸汽清洗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