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感应检测装置和用于检测转动方向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03652.0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61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宋承林;丁润庚;杨绪峰;赵学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中加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14 | 分类号: | G01D5/14;G01D5/24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04 | 代理人: | 李波;孙新国 |
地址: | 266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应 检测 装置 用于 转动 方向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磁感应检测装置和用于检测转动方向的方法,其中磁感应检测装置包括磁感应模块和检测模块。磁感应模块配置成采集来自于转动目标的磁信号,其中磁信号具有与所述转动目标的不同转动方向关联的不同磁信号模式。检测模块配置成接收所述磁信号并且根据所述磁信号模式来检测所述转动目标的转动方向。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磁感应模块和检测模块,可以无接触的完成对转动目标的转动方向的高效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方向检测。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感应检测装置和用于检测转动方向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常需要用到机械传动,一般机械传动中经常使用转动的传动轮进行传动。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需要对传动中的传动轮的转动方向进行检测。常见的检测设备是通过接触的方式检测低速转动的物体。而检测传动轮的转动方向时,由于传动轮处于运行状态,其一般具有较高的转动速度,导致在通过常见的检测设备对传动轮的转动方向进行检测时,容易对接触式的检测设备造成损坏。因此,现有接触式的检测设备不能适用于传动轮高速转动时的场景。虽然现有一些检测设备还具有采用光电脉冲的形式进行非接触检测,具有测量精度较高的优点,但是其单纯用于检测转动方向成本较高。因此,如何使得检测设备既能检测传动轮的转动方向,还能减小检测时的成本,对于高效检测传动轮的转动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感应检测装置和用于检测转动方向的方法,能够对转动目标方向的高效检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多个方面的技术方案:
在第一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感应检测装置,包括:
磁感应模块,其配置成采集来自于转动目标的磁信号,其中磁信号具有与所述转动目标的不同转动方向关联的不同磁信号模式;以及
检测模块,其配置成接收所述磁信号并且根据所述磁信号模式来检测所述转动目标的转动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感应检测装置还包括配置用于生成所述磁信号的磁性检测块,所述磁性检测块被配置成靠近所述磁感应模块并且布置于所述转动目标上,以使得所述磁性检测块处于所述磁感应模块的感应范围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性检测块包括一个或多个磁性件,每个所述磁性件包括在转动目标转动时被磁感应模块感应到的S磁极和N磁极,当所述磁性检测块包括多个所述磁性件时,其围绕所述转动目标的转动轴环形地布置于所述转动目标上,并且多个所述磁性件的每个的S磁极和N磁极布置成在所述转动目标转动时交替通过所述感应范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信号模式与当所述转动目标沿不同方向转动时,所述磁性件的S磁极和N磁极通过所述感应范围的不同顺序关联。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转动目标沿顺时方向转动,所述磁性件的S磁极和N磁极交替通过所述感应范围,由此所述磁感应模块获得第一磁信号模式的磁信号序列;当所述转动目标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所述磁性件的N磁极和S磁极交替通过所述感应范围,由此所述磁感应模块获得第二磁信号模式的磁信号序列。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转动目标沿顺时方向转动时,所述磁性件的N磁极和S磁极交替通过所述感应范围,由此所述磁感应模块获得第三磁信号模式的磁信号序列;当所述转动目标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所述磁性件的S磁极和N磁极交替通过所述感应范围,由此所述磁感应模块获得第四磁信号模式的磁信号序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感应模块还包括磁感应电路,所述磁感应电路与所述检测模块连接,且所述磁感应电路被配置为向所述检测模块传输所述磁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感应电路包括至少一个S单极性霍尔元件和至少一个双极性霍尔元件,所述S单极性霍尔元件用于检测所述磁性件的S磁极的磁性,所述双极性霍尔元件用于检测所述磁性件的S磁极的磁性和N磁极的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中加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中加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36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