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自行车轮圈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03563.6 | 申请日: | 2020-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7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 发明(设计)人: | 蓝东延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欧势复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B19/10 | 分类号: | B60B19/10;B60B21/06;B60B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郭堃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自行车 轮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自行车轮圈,包括散热支撑结构与由碳纤维构成的轮圈体,轮圈体具有轮轴,轮圈体的外壁、内壁以及左右两侧壁一体连接并形成一环状结构;轮圈体的内壁设置有辐板固定座,辐板固定座设置有多个,相邻辐板固定座的间距相等,辐板固定座上安装有连接至轮轴的辐板;散热支撑结构设置于轮轴外部且其包括支撑管与连接座,连接座安装在辐板的两侧端,连接座上开设有连接槽孔;支撑管呈弧状且其设置有多个,支撑管置于相邻的两辐板之间,支撑管伸入连接槽孔内并与连接槽孔配合,多个支撑管与连接座连接并呈环形状。本发明辐板上设置的支撑管可以提高辐板的支撑强度,使轮圈结构更加的稳固,不易出现变形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碳纤维自行车轮圈。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骑自行车正在逐渐变为一项普遍的出行交通方式。同时,骑自行车也是一项非常普及的竞技体育运动,自行车行业也在不断改进自行车的各个零部件。自行车轮圈作为自行车的主要构件之一,我们正在不断对其进行改进,使其朝着更加轻质,牢固,更符合空气动力学的方向改进。
碳纤维复合材料由于其轻而强的特点,非常适合制造轻量化的自行车,目前,高档自行车的“碳纤化”的趋势愈发明明显。现有的碳纤维轮圈普遍存在着升温速度快,轮圈高温失去强度的情况,导致无法支撑在胎压和用户体重带来的载荷,出现变形甚至断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自行车轮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纤维自行车轮圈,包括散热支撑结构与由碳纤维构成的轮圈体,所述轮圈体具有轮轴,轮圈体的外壁、内壁以及左右两侧壁一体连接并形成一环状结构;所述轮圈体的内壁设置有辐板固定座,辐板固定座设置有多个,相邻辐板固定座的间距相等,辐板固定座上安装有连接至轮轴的辐板;所述散热支撑结构设置于轮轴外部且其包括支撑管与连接座,连接座安装在辐板的两侧端,连接座上开设有连接槽孔;所述支撑管呈弧状且其设置有多个,支撑管置于相邻的两辐板之间,支撑管伸入连接槽孔内并与连接槽孔配合,多个支撑管与连接座连接并呈环形状。
优选的,辐板外壁设置有导热层,辐板固定座、连接座均为导热性好的铝质材料制成。
优选的,轮圈体的两侧壁设置有摩擦层,摩擦层由耐磨纤维制成。
优选的,支撑管为铜制材料制成,支撑管上设置有散热孔道,且散热孔道内设置有导热石墨片。
优选的,轮圈体的外壁设置有耐磨支撑层,耐磨支撑层可以减少磨损程度,可提高轮圈的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轮轴通过辐板与辐板固定座连接,无需在轮圈上开设安装孔,辐板上设置的支撑管可以提高辐板的支撑强度,使轮圈结构更加的紧凑和稳固,不易出现变形现象,而且支撑管上的散热孔道可以起到散热的效果,热量由铝制的辐板固定座导出并经由辐板上的导热层传递至连接座与支撑管,通过支撑管上散热孔道内的导热石墨片将热量发散,大大降低热量聚集升温的效应,避免温度上升,保证轮圈的强度,从而保证了用户骑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轮圈体;2、轮轴;3、辐板固定座;4、辐板;41、导热层;5、支撑管;51、散热孔道;6、连接座;7、摩擦层;8、耐磨支撑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欧势复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欧势复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35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往返装置
- 下一篇:一种3D打印用塑料粉末的低温粉碎制取装置





